保险业协会副会长王玉祥:增强“三农”领域普惠保险的可得性和商业可持续性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刘玉龙、吴丛司)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王玉祥12日在参加第三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时表示,将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主动协同各方,助推农业保险和普惠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增强“三农”领域普惠保险的可得性和商业可持续性。

XxjccbC007009_20201112_CBMSN0A001.jpg

具体看,王玉祥提出了三个工作重点。

一是将进一步以“扩面、增品、提标”为重点,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不断提高保障能力,扩大承保覆盖面,拓展风险责任范围,并鼓励市场参与和创新。特别是要进一步扩大农业大灾保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分阶段,分品类,循序渐进地提高农险保障程度,加快推动农险从“保基本、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升级,保障农民增产增收,逐步推广种粮农民收入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发挥农业再保险的作用,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进而扩大保险业参与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将进一步推动国家相关部门完善农业保险财税支持政策。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和优势,积极推动财税部门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范围,完善“大宗农产品+地方优势特色品种”保费补贴品种体系,将“保险+期货”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出台价格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涉农保险财税政策支持,促进扩大“三农”保险类型的覆盖面;制定针对“三农”、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的特定险种税收优惠政策,进而增加普惠金融在农村的覆盖面。

三是将进一步推动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中的研究、应用和推广。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以及卫星遥感、无人机、水下探测、移动查勘等技术的应用,打造“天空地”一体化保险科技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农业保险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提升服务效率。同时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保险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完善信用信息体系,增强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普惠金融的有效供给。

据王玉祥介绍,在银保监会的指导下,保险业加强普惠保险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在服务“三农”、贫困人群、低收入群体等方面发挥着保险业所特有的作用,并成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农业保险市场规模迅速壮大,风险保障能力显著增强。2019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672.48亿元,承保的农作物品种超过270类,覆盖农林牧渔各个农业生产领域,为1.91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3.81万亿元,向4918万户次农户支付赔款560.2亿元。

另一方面,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险服务机构全面下沉。农业保险服务覆盖率明显提高,服务可得性进一步提升。2019年,农村基础保险服务覆盖全国超3万个乡镇,覆盖率超过95%,共近40万个基层服务网点、50万基层工作人员为亿万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保险服务。

此外,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力度空前,全面助推脱贫攻坚战略。2016-2019年,保险业累计为9840万户次建档立卡贫困户、不稳定脱贫户提供风险保障9121亿元,累计为3031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230.38亿元,极大的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体 “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的突出问题。(完)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