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淮海中路:探索消费新模式,满足消费新需求

12月2日,“淮海中路辟筑120周年”国际商业高峰论坛暨“淮海中路时尚魅力指数”发布会在上海市黄浦区举行。参与圆桌讨论的专家认为,在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淮海中路应持续探索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为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做出更大贡献。

1.jpg

图为圆桌讨论现场

圆桌主持人、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宇称,淮海中路辟筑120年来,不仅是上海重要的商业街,也已成为城市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最具魅力的时尚地标。放眼未来,淮海中路要立足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商圈和地标。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慧敏指出,要从上海城市符号的角度去充分挖掘淮海中路所拥有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价值,把淮海中路打造为融合“商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新型商业街,成为高质量需求的提供地、高品质的消费体验地、旅游休闲目的地。

上海淮海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忠明表示,淮海中路是一个有温度、有厚度、有活力的商圈。未来要关注市场的变化以及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变化,不断调整首店业态,把淮海路变成更加吸引年轻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能够吸引更多群体来购物、观光、休闲的综合商圈。

中国新天地执行董事张斌认为,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冲击和变化的过程中,淮海中路要进一步提高敏捷性、韧性和可持续性。如今年以来,远程办公迅速普及,很多企业选择搬离市中心,淮海中路应努力激发存量市场活力,帮助企业建立创新、可持续的工作模式。

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张帆建议,淮海中路可考虑发力“三个Go”。一是Go Up,实现立体化发展,未来的店面是垂直分布,往纵深发展;二是Go Deep,与周边的支马路联动发展;三是Go Glocal,推进“全球本土化”,为本土艺术家、本土设计师开辟面向国际的展示舞台。

资深时尚产业投资人杨大筠表示,当前商业业态正从拥有型社会向存在型社会转型,消费者开始更加注重个人消费的存在价值,过往“以量取胜”的模式难以为继。他建议淮海中路大力开发“银发经济”和“Z世代经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需求。

为助力淮海中路打造高雅时尚世界级商业街区和国际一流中央活动区,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上海市黄浦区商务委共同研发了“淮海中路时尚魅力指数”,通过指数量化工具,直观、简洁、动态监测淮海中路商圈时尚魅力的全景图和分镜头,助力上海“国际消费城市”的建设。(邓侃)



编辑:王晓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