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一网通办”优化营商环境 全国一体化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新华财经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余蕊)“‘十三五’时期,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成为电子政务的亮点,老百姓的评价很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在20日召开的2020(第十五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上说。记者从该论坛了解到,近年来,依托全国一体化平台,“一网通办”得到大力推进,为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体化平台助力“一网通办”从愿景走向现实

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迅速。《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排名已提升至全球第45位,比2018年提升了20位,其中在线服务指数由全球第34位跃升至第9位,迈入全球领先行列。

“全国一体化平台已实现多项政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有力推动了‘一网通办’。中国的政务服务也逐步实现了从低效到高效、从粗放到精准的转变。”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说。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国一体化平台建设和应用的不断推进。

据了解,自2019年5月31日试运行以来,全国一体化平台已覆盖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46个国务院部门,实名注册用户超过5亿人,约360万项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初步实现标准化办理,省级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比例超过82%,覆盖国家、省、市、县、乡五级的政务服务“一张网”基本形成。

地方一体化平台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以一体化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建成了覆盖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北京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个人用户总数达2040万,企业用户数达210万,除涉密等特殊情况外,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应上尽上”,82%的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一网通办”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引擎

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包括十个重要指标,其中八个指标与“一网通办”紧密相关。因此,全国一体化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的协同共进,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十分重要。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依托全国一体化平台,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办事服务持续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全国一半以上行政许可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超过40%。同时,全国一体化在线监管系统加快建设,有力助推了各地区各部门创新监管方式、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主任卢向东说。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介绍,上海市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度大,办事频率高的事项,依托“一网通办”对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审核程序、管理架构等进行业务流程的整体性再造。改革效果十分明显,已平均减少69%的环节、54%的时间、75%的材料、71%的跑动次数。

北京市副市长王红认为,“一网通办”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改造业务办理系统、深化数据共享应用等方式,成为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数字抗疫”等应用不断丰富 一体化平台作用凸显

全国一体化平台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例如在今年抗击疫情期间,依托全国一体化平台进行的疫情防控数据共联共享、“健康码”跨地区互认等,成为“数字抗疫”的重要内容。

卢向东介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一体化平台和“互联网+监管”系统第一时间共享相关部门疫情防控数据,支撑各地区共享调用达460余亿次;第一时间建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面向全国推出700余项高频办事服务,确保疫情期间全国网上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第一时间推出全国一体化平台“健康码”,迅速建立跨地区互认机制,基本实现全国“一码通行”,全国使用健康码人次超过500亿次……

关于下阶段全国一体化平台如何完善,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司长杨洁建议,提升智慧监管和智能服务能力。建议加快形成审批监管全过程数字化网链,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提高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动态监测和预测预警能力,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一体化平台功能,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电子发票等技术应用,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深度融合。

“要加快建成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和在线监管平台,全面实现全国‘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和‘一网统管’,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有力支撑。”卢向东说。

据了解,本次论坛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办,论坛主题是“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