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大力推动数字政务发展 助力北京优化营商环境

新华财经北京12月22日电 北京市副市长王红20日在北京召开的2020(第十五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上表示,从国际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抢占发展先机、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正贯穿到世界各个领域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从国内来看,电子政务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已成为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行政效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王红介绍了近年来北京市加快推进数字政务发展的经验:

一是全市高度重视,以制度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北京市始终坚持整体协同的推进思路,建立整体布局、急用优先、共性统建、个性统筹的工作格局,加强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推行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在网上全程办理、建设全市统一的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区块链技术应用等工作在地方性法规的层面固定下来;印发一体化平台电子印章应用实施办法和全市电子印章推广应用行动方案,推动电子印章在企业提交可信材料、政府全程在线审批等业务场景中便捷应用。目前,北京市正在制定《北京市数字政务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2)》,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保障数字政府建设全方位、系统性、高标准推进。

二是强化平台支撑,以多元载体拓展服务新内涵。以统一事项管理、统一申办受理、统一用户空间等“十统一”为标准,不断升级优化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智能办、区域办”。北京市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成覆盖四级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个人用户总数2040万,企业用户数210万,除涉密等特殊情况外,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应上尽上,82%的事项“全程网办”;在“北京通”APP微信、支付宝、百度4个移动端渠道分别上线10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300余项涉企服务及办好一件事专题;在550余个实体大厅和银行网点提供180余项自助服务;上线电子居住证,为500万非京籍常住人口提供便利化服务;实现138项事项“跨省通办”,9000余项事项市区两级“全城通办”,178项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京津冀+雄安”四地网上通办;建设企业用户空间和个人用户空间,推出“政策体检”、“电子印章”、“智能推荐”等个性化精准服务;创新“边聊边办”的交互式在线导办即时服务,上线8个月以来为7.4万企业群众提供咨询导办;全年解决5.8万次“二次录入”问题为基层减负;通过全市统一的“好差评”系统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企业群众年累计评价1900余万次,好评率达99.99%。

三是应用导向牵引,以科技赋能加速数据治理。坚持科技赋能的创新发展模式,依托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持续推进政务数据治理和共享应用,加快构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创新”的数字政务发展新格局,最大限度释放数据资源的价值与活力。构建共性基础应用、具体业务应用、基层试点应用的区块链多元应用体系,目前,全市50余个部门和企业已纳入联盟链,落地400余个具体应用场景,打通跨区域、跨层级400余项数据,推出电子证照多端应用、不动产登记、空港国际物流等一批区块链应用品牌,实现“链”享数据减材料、“链”通业务省时间、“链”上服务促复产,并发布了国内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应用第一本蓝皮书。

四是释放改革红利,以“一网通办”打造发展新引擎。通过推进“一网通办”,充分释放数据共享、集约化建设的红利,推动企业开办、工程建设等优化营商环境关键指标取得重要突破。截至目前,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压减74%,办理时限压减72%,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平均跑动次数压减至0.18次。建立“e窗通”平台,将市场监管、税务、社保、公积金、人行等部门分别办理的企业开办、变更、注销相关业务统一纳入“e窗通”,推动实现登记业务全流程网办,实现企业开办进入“1时代”。低风险项目实现“一站式”申报受理,办理建筑许可的时限由137.5天压缩至11个工作日, 环节由22个减至4个,大幅提升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总之,“一网通办”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改造业务办理系统、深化数据共享应用等方式,成为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王红指出,当前,正是做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下一步,北京市将紧紧围绕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发挥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双重优势,加快搭建“大机制促改革、大应用强服务、大平台做支撑、大运营提效能、大标准固规范”的顶层架构,打造全市统一的数字服务、数字监管、数字营商平台,打通审批、服务、监管、执法、信用全链条,以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赋能政府服务管理能力,打造全国数字政务服务发展高地。


编辑:王姝睿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