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雄安新区城市功能培育需要“外引”和“内培”双向发力

新华财经上海1月17日电(记者胡洁菲)随着雄安新区从规划设计阶段转向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未来,雄安新区应如何定位自身发展成为重要命题。16日,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2021年新春云研讨会举行,与会专家着力探讨了相关问题。

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主任石敏俊认为,雄安城市功能培育也应“齐步走”,需要“外引”和“内培”双向发力,推动产业发展进入循环累积的良性发展轨道。未来,雄安新区应在提升地方品质、强化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外部植入型产业培育的等方面探索可行路径,以期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筑牢产业发展之基。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研究员指出,雄安新区植根于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大势之中。一方面,雄安新区的设立是顺应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势;另一方面,跳出北京中心城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顺应了城镇化周期从集中式向分散式城镇化阶段转变的大势;此外,雄安新区的规划人口规模适合地方品质的要求。随着机动化的发展,雄安新区可以与保定地区形成人口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功能城市地域,应该积极地有序地在推动雄保同城化,打造雄安新区大都市圈。

浙江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所长、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丽君教授提出了“政策驱动为主,市场机制为辅”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思路。

她补充说,现阶段雄安新区人才资源总量较少,且对人才吸引力较弱,而产业结构优化亟需高新技术人才。雄安新区的人才引培应当在政策驱动下,坚持开放聚才、高端引领、梯度承接、多向协同、合力双创、多元分类、精准施策,构建一支供需匹配、梯次互补、结构合理的优质人才队伍,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副主任王琛教授在分析筑波模式和昆山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雄安新区可借助外部技术资源引入和产业链植入来构建外部植入型产业生态系统。据介绍,昆山作为中国百强县之首,其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是外生植入型发展的典型案例,体现在地方政府具有战略前瞻性和主动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招引龙头企业,做强产业链;搭建公共平台,集聚发展要素。借鉴昆山经验,雄安新区宜采用政府促进的外部植入型产业发展路径,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实现精准引资,推行产业链链长制,构建全链条体系。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齐鸣秋认为,雄安新区建设应以国家主导为起步,地方组织实施为配套,最后形成市场行为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在人才引进政策上步子应该迈得更大,政策力度再大一些;雄安新区建设要找短板,建议金融领域和医疗领域的开放率先在雄安搞起来,加速吸引资本和人才集聚。(完)


编辑:穆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