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四川省分行:晒出2020年靓丽的支农“成绩单”

新华财经北京1月22日电(李燃)“全年投放各类贷款926亿元,同比多投259亿元,创历史新高;投放精准扶贫贷款341亿元,同比多投76亿元;年末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比年初净增496亿元,净增数居全国农发行系统首位;积极落实利率优惠政策,减费让利达2.8亿元……”这是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在“十三五”收官之年交出的支农答卷。

事实上,这些靓丽成绩的取得并不容易,凝聚了2700余名四川农发行人矢志不渝深耕“三农”的卓越付出和“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家国情怀。

面对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该行第一时间主动投入战“疫”。迅速启动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密织省市县三级行疫情“防控网”,稳固战“疫”后方不添乱。同时,启动信贷业务应急通道,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职能作用,全速全力倾情提供优质的政策性金融服务,驰援防疫药品物资生产采购、粮油肉储备等重要生活物资补给保供,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源源不断输送“弹药”。累计审批防疫应急贷款46亿元,发放39亿元,其中审批全国性防疫重点保障企业再贷款客户17户12亿元,发放8亿元;审批复工复产贷款223笔419亿元。此外,针对夏季乐山、雅安、绵阳等地突发的严重洪涝灾害,及时审批抗洪应急贷款7笔8亿元,全力帮助地方实施灾后重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助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该行以扶贫统揽业务发展全局,以精准攻克凉山州最后7个“未摘帽”深度贫困县为靶向着力点,制定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实施挂牌督战,提炼运用“六个三”金融扶贫工作法,同时创新组建脱贫攻坚党员先锋队,成立先锋队临时党支部,进驻大凉山腹地开展为期一年的贴近帮扶,全力全速推动7县如期“摘帽”。全年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341亿元,同比多放76亿元。其中投放产业扶贫贷款140亿元,投放“三保障”贷款57亿元,向深度贫困地区投放贷款40亿元。年末扶贫余额1185亿元,比年初净增137亿元,扶贫贷款投放数、净增数、余额均居四川省银行业首位。辖内多个分支机构和个人荣获省委省政府、农发行2020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其中12个二级分行荣获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监管部门联合表彰的金融精准扶贫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称号,充分彰显了“扶贫银行”的品牌形象。

与此同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乡村振兴、区域重点发展战略及“六稳”“六保”等方面,该行也是成绩斐然、亮点纷呈。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护好天府粮仓。配合落实疫情期间四川省政府23万吨临储粮油计划,向245家粮油客户发放贷款63亿元,确保省内粮油保供稳价。全年累收累放粮食贷款310亿元,同比多收放90亿元,粮食市场收购资金融资份额占半数以上。加大对生猪、小微等实体企业和四川“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渡难关、稳就业和做大“川字号”农产品,稳住经济基本盘。全年发放生猪全产业链贷款67亿元,年末生猪贷款余额66亿元,比年初增加40亿元;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2.5亿元,发放涉农产业发展类贷款21亿元。持续减费让利,对防疫应急、复工复产、普惠小微、扶贫、生猪产业链、“三州三区”贷款等执行“优惠定价+首年优惠”政策。聚焦长江大保护、农村人居环境、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短板,全年发放农村基础设施贷款541亿元,贷款余额达1911亿元,比年初增加386亿元。其中发放长江大保护贷款254亿元,余额574亿元,比年初增加169亿元。在该行的鼎力支持下,巴中通江县环高明湖经济带建设项目、遂宁安居区琼江流域林业开发与生态保护项目、达州莲花湖湿地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等“绿色项目”纷纷落地开工,助力绘就出一幅山清水秀的“巴蜀山水图”。

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坚持守正创新,砥砺奋进,战疫战贫战洪多点助力,履职支农站上了新台阶,开创了政策性金融服务四川“三农”发展的新局面,探索出一条符合四川实际的政策性金融履职支农新路子。2021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该行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抓好党的银行红色发展、稳定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健康发展等“五大发展”,坚定推动“治理强行”,以从严治党为保障,高标准谋划、高效能推进,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履职发展和内部治理行稳致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为“十四五”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助力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更多农业政策性金融智慧。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