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正当时 常州新春首会布局“十四五”创新

18日,江苏常州市召开创新发展大会,提出要“创新再出发”,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走在前列。会上发布《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若干政策》),围绕“十四五”期间创新工作明确了30项重点工作以及20条支持政策。

“要深刻认识创新对常州发展的重大意义,懂得、舍得、等得,一切资源优先向创新配置,一切力量优先向创新集中,形成强大合力。”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在会上说。

懂得创新

近年来,常州靠创新突围,连续15年开展科技长征,探索出“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常州模式”,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7个,高新技术企业超2400家,常州科教城荣膺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第1名。

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蕴含新机遇,也带来新挑战。长三角范围内,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南京连续四年聚焦创新名城建设,合肥高起点规划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

在此背景下,常州更要靠创新走向未来。“常州已经到了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的关键阶段,推动创新再出发是唯一选择。”齐家滨说。

创新再出发,主体是企业,主角是企业家。中天钢铁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超过200家直供终端客户提供门对门的个性化定制产品。龙城精锻开发的自动化爪极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让产品开发时间减少24%。

创新再出发,要以科技创新带动社会全面创新,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常州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更加开放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升全社会创新的便利性、宽松性和包容性。

舍得创新

“宁可其他方面紧一紧,也要舍得下本钱搞创新。”齐家滨说。去年,常州市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在3%左右,而从国际经验看,这一指标达到5%—10%的企业才具有持续的竞争力。

会议明确,“十四五”期间常州将在市区两级拿出400亿元科创资金,1:4撬动1600亿元社会资本,五年形成2000亿元投资规模,从“后补贴”转向“前激励”,从“锦上添花”转向“雪中送炭”,聚焦顶尖人才引育、科技金融保障、创新企业培育、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饱和式”投入,通过举非常之力、行非常之策,让常州成为创新创造、创业创富的“非常之城”。

在强有力的投入保障下,《若干政策》进一步细化提升政策的支持力度,设立60亿元天使投资母基金,创设总规模10亿元的“创新贷”专项融资产品支持计划……

在产业链基础研究阶段,明确采用“借转补”方式分期给予研发前期支持;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阶段,重点支持市内产业化且属于国内首次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的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支持;在企业提档升级阶段,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分档给予研发费用增长额最高10%的奖励。在产业链式创新方面,提出“饱和式”投入概念,在市级层面择优确定2-3个产业链,与龙头企业、辖市区、常州经开区共同采用奖补、直投、基金等方式支持,以求实效。

根据《实施意见》,常州将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超5000家、人才资源总量超185万人、科技型上市企业超100家,R&D投入占比达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

等得创新

科技创新是个长周期,投入了不一定有即期回报。中简科技坚持十年科技长跑不动摇,最终成功在深交所鸣锣上市,成为国内碳纤维龙头股。中车戚研所十年专注一件事,解决了高铁“卡脖子”零件问题,摘得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

齐家滨说,常州将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做好“五件事”。

搭平台,构建创新“策源地”。高标准研究建设“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布局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更大力度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城市、高校共生共荣。

建载体,种好创新“丰产田”。强化科教城“创新之核”作用,推动形成“创新研发在科教城、成果转化在辖市区”的格局;突出高新园区,优化全域创新格局;突出双创载体,高水平建设高铁新城国际创新先导区等。

强产业,打造创新“集团军”。在重点领域梳理攻关任务清单,在海内外开展“揭榜挂帅”。发挥“链长制”作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聚人才,点燃创新“强引擎”。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升级版,集聚“科学家”人才、“工程师”人才和“企业家”人才。

优环境,营造创新“生态圈”。以龙城金谷为主平台,深入推进“科创苗圃”计划,加快科技企业上市步伐。深入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发展科技中介服务等。

“常州将全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为企业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支撑、更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更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实现更大更好发展,政企同心推动创新再出发,加快建设长三角独具特色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常州市市长陈金虎说。(吴琼)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史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