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吴惠芳:完善异地养老政策 为“老漂族”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起步之年,将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拟提交多份书面建议,涉及乡村振兴、企业发展等领域,反映了他对“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远景目标”的关注和思考。

在吴惠芳准备的《关于完善“老漂族”异地养老政策的建议》提案中,他说,“老漂族”作为一个新兴群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建议完善“老漂族”异地养老政策,为“老漂族”提供均等化公共养老服务。

随着大批年轻人涌入城市安家立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为照顾晚辈背井离乡,“老漂族”的出现是当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性现象。如何帮助“老漂族”在“第二故乡”安居乐业,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并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时代命题。

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异地养老新模式。2020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中就提出,推进社会保险异地办理,开展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试点,促进异地养老。跨区域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制度突破后,将为老年人异地养老提供更有力支撑。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农村的人大代表,吴惠芳近年持续关注“老漂族”异地养老权益。吴惠芳认为,“老漂族”群体弥补了流入地婴幼儿照护公共服务的不足,保障了流入地人才的稳定性,他们的子女也在流入地缴纳社保,为本地的养老服务提供支持,然而,随迁老人自己却面临一系列随迁之“痛”,难以产生对本地的认同感。

吴惠芳在调研时发现,养老问题、医保报销和社会融入是“老漂族”极为关心的话题。一是养老补贴政策不能“跟人走”,政府资助的养老服务将异地养老者排除在外,应当享有的养老服务权益受损;二是各地制定的保险接续制度不一致,异地养老的社会保险发放、报销难;三是面对陌生环境,“老漂族”社会融入困难。

“老漂族”所遇到的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层面携手一起积极应对。吴惠芳认为,要想让“老漂族”们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必不可少的一项,就是将异地养老的政策补充到现有的养老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中。

“一方面要注重破除各地的利益壁垒,建立信息对接机制,提供均等化的养老服务,同时破除户籍的桎梏,制定惠及全民的养老福利,要求福利保障是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另一方面鼓励与引导社区居委会、养老服务中心、社会组织等关注‘老漂族’群体需求,如组织一些活动,帮助‘老漂族’结交朋友、融入当地。这也会有利于提升地方政府对人才的吸引力。”吴惠芳建议。

据悉,近年来永联村也在积极探索关爱“老漂族”的有效路径,成立了为民基金会、永联惠邻、惠民等社会组织,针对住在永联小镇的“老漂族”,实施项目化的关怀行动。(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翟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