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信托风生水起背后 税收优惠难题待解

“今年以来咨询发起慈善信托的富豪明显增加。”一位私人银行家族信托部主管李诚(化名)向记者感慨说。

目前,他所在的私人银行正考虑配置专门人员负责管理日益增长的慈善信托业务。

数据显示,《慈善法》与《慈善信托管理办法》分别在2016年与2017年实施以来,中国慈善信托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2016年1月至2021年2月,共有61家信托公司成立545笔慈善信托业务,初始募集金额25.83亿元,涉及扶贫、环保、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

“很多富豪还将慈善信托视为开展家族精神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一位国有大型银行私人银行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过,要发起设立慈善信托,并非易事。由于不少富豪打算将房产、企业股权与艺术品纳入慈善信托,涉及到不菲的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缴纳问题,导致慈善信托发起工作一度被搁置。

慈善信托的“知易行难”

李诚透露,目前他所在的私人银行已落实多款慈善信托项目,但在实际操作环节,每个慈善信托从发起到管理,都不容易。

比如前些年一位富豪打算发起慈善信托,专门救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与贫困大学生——即每年从慈善信托拿出一笔资金,专门捐赠给相关公益机构救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

由于这位富豪年事已高无法亲自考察公益机构的操作流程,李诚所在的私人银行派遣员工专门拍摄记录众多公益机构的实际操作流程与救助对象帮扶状况,向富豪逐一汇报,直到她选定自己认可的公益机构。

“原以为慈善信托能很快发起运作,但事实并非如此。”李诚回忆说。在慈善信托设立过程中,他们又遇到两大挑战,一是纳入慈善信托的富豪资金必须符合反洗钱等相关规定,因此私人银行花费大量精力收集大量出资证明资料,确保纳入慈善信托的富豪资金来源合法且缴清相关税负,二是当地民政部门也是首次遇到慈善信托备案事宜,因此双方围绕国家相关规定,对慈善信托相关条款作了完善以符合民政部备案条件。

李诚告诉记者,如此来来回回酝酿了4-5个月,令这款慈善信托最终得以落地。

一位私人银行高层也向记者透露,目前他们对慈善信托的布局,也是量力而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慈善信托需要动用私人银行大量人力资源,导致私人银行内部对推进慈善信托业务存在不同意见,此外他们也担心自己所推荐的公益机构未能满足富豪的慈善想法,反而破坏私人银行与富豪的信任度。

不盈利压力下的“取舍”

尽管慈善信托迎来快速发展期,但多位私人银行人士坦言这项业务很难盈利。

李诚告诉记者,目前他所在的私人银行主要是站在公益角度推广慈善信托业务,单个慈善信托项目仅仅收取极低的管理费,根本无法覆盖日常运营开支。

“这导致私人银行内部一直在讨论是否大力拓展慈善信托业务。”他透露,私人银行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当前人员配置已跟不上私人银行客户的各类财富管理与高品质生活需求,若再将部分人力资源投向慈善信托,会导致整个私人银行人力资源配置显得更加捉襟见肘。

所幸的是,李诚所在的私人银行高层依然希望能做出几个具有影响力的慈善信托项目,一方面彰显金融向善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希望慈善信托业务能进一步巩固私人银行与众多富豪的信任度。

更重要的是,这些私人银行高层在海外考察调研时发现,有能力为富豪创建慈善信托的私人银行,都管理着富豪大部分财富,有机会成为富豪财富传承的主办私人银行,令私人银行业务规模蒸蒸日上。

“其实,我们对慈善信托业务布局也做出某些取舍。”李诚表示,比如他们会将慈善信托业务重点放在自己擅长的扶贫、环保、教育等领域,若富豪发起的慈善信托涉及公共卫生、生物医药研发等方面,他们则推荐其他专业机构进行对接。

在多位私人银行人士看来,慈善信托能否持续快速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私人银行的资源整合与综合服务能力能否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也受到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影响。

“目前慈善信托在各个环节承担着多种税收负担。比如富豪要将房产、企业股权、艺术品等非货币性财产纳入慈善信托时,就面临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契税、个人所得税等。此外,信托公司运作这些慈善信托财产实现增值时,也会涉及增值税与流转税等,这导致不少富豪感到税负过多,无法将更多资金投向慈善事业实现自己的公益夙愿,对慈善信托的发起热情有所降温。”前述国有大型银行私人银行部负责人称,若相关部门能对慈善信托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措施,无形间将促进慈善信托业务进一步扩容,进而驱动私人银行迈过盈亏平衡线,愿投入更多精力支持这项金融向善产业发展。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