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十四五”锚定万亿级城市目标 创新牵引 奋斗作答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左右”的目标。

江苏工业明星城市常州也明确了“十四五”奋斗目标:创新牵引,奋斗作答,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

争做创新的城市

《纲要》将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进行专章部署。在常州,创新亦被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春节后上班首日,常州召开创新发展大会,推出史上最大创新政策“红包”,明确一切资源优先向创新配置,一切力量优先向创新集中,形成牵引城市转型升级强大合力。

2020年,常州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第16位、先进制造业城市第17位,上市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珠峰高程测量、中国天眼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中都有常州元素。

创新非一日而就,常州靠制造崛起、靠创新突围。2006年起,常州开始“科技长征”,每年市委市政府都带着企业家“走出去”对接大学大院大所,探索出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供应”的常州模式。

矢志创新,常州将着力提高创新的密度、力度、浓度。

提升“创新密度”。打造国际合作园区、重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多层次创新载体,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常州转化利用。常州创新载体建设已取得成效,“创新之核”科教城平均每天创立1家科技企业、转化1项科技成果,每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超500项;国际合作攀升新高度,“加快建设中以常州创新园”被列入《纲要》江苏重大科技开放合作载体建设工程专栏

提升“创新力度”,以含金量高的政策体系为牵引,吸引各类要素向创新链的关键环节集聚。“十四五”期间设立400亿科创基金,1:4撬动1600亿社会资本,五年形成2000亿投资规模。

提升“创新浓度”,打造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创新生态系统,推进科技“放管服”改革,完善金融创投、科技中介等服务功能,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争做奋斗的城市

实干是江苏矢志不渝的奋斗底色。不甘人后、敢闯敢试则是常州的拼搏基因。

以“勇争一流、耻为二手”精神为指引,常州企业和企业家心无旁骛做实业,锻造出一批“常州品质”“常州工匠”。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十年科技长跑,实现ZT7系列高性能碳纤维工程化重大突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常州选手宋彪以779分获得最高奖阿尔伯特·维达尔大奖。

正是以如此精神引领,常州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届摘得中国工业“奥斯卡奖”的地级市,工业强基工程项目数居全国地级市首位,“隐形冠军”企业数量冠绝江苏。

向奋斗者致敬。2019年,一部《桂香街》把感动和美好带给了每个观众。电影聚焦“最美基层干部许巧珍”,通过一件件平凡工作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把奋斗精神书写在本职岗位上,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步入“十四五”,常州将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激励全市上下奋进新征程,创新再出发,打造长三角独具特色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构建以交通中轴、创新中轴、产业中轴、生态中轴、文旅中轴为主要特征的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常州市市长陈金虎说。

争做高质量发展的城市

“跨越城市能级,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00亿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是“十四五”时期常州的奋斗目标。常州将争创更多第一唯一,努力以市域现代化先行为全省现代化建设探路,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的一面旗帜。

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智造名城建设再突破。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道路,加快形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链条现代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实现“常州制造”向“常州智造”跃升,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

提升文旅软实力,唱响“教我如何不想她”。《纲要》特别点到“办好中国·江苏太湖影视文化产业峰会、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推动扬州光线、常州西太湖等影视基地建设。”

常州文化产业起步较早,总量大,文艺作品丰富。旅游产业更是蹚出“资源创造型”绝佳范本,“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文旅品牌已稳步打响。“十四五”时期,常州将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全力建设文旅休闲明星城。

解决民生微实事,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美好。2020年常州人均GDP已高达16.48万元,位列全国城市第九位。常州老城厢是大运河全线唯一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去年以来,常州共完成13个老旧小区的提升改造任务,包括鼓励增设电梯、改善环境卫生、完善停车设施、加固修缮房屋等。2020年,常州还完成签约、关停沿江化工企业45家、安全拆除25家、连片复绿2000余亩,沿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连线成绿、连片成景的亲水风光带初见形象。(吴琼)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