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保险跑步入局中国市场 友邦张晓宇:竞争太激烈需跳着“摘桃子”

随着保险业对外开放提速,外资保险公司的扩张步伐正在提速。

近日,友邦人寿首家分公司在四川开业,距离这家外资保险公司上一家分公司开业已近20年之久。

友邦人寿首席执行官张晓宇向记者透露,之所以选择四川,主要是看中四川省的经济活力与发展潜力。尤其是友邦人寿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均有布局的情况下,成渝经济圈成为下一个业务布局重点。四川省良好的保险人才供给和营商环境,吸引他们选择落户成都。

在张晓宇看来,中国保险市场竞争趋于激烈,未来外资保险公司寻求更大发展,一是要把握区域扩张的机会;二是在已有的经营区域内继续深耕,依靠差异化策略赢得更多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银保监会修改并发布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为外资保险公司入华明确了准入门槛。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将吸引更多外资保险公司加快布局中国市场的步伐。

一位外资保险公司驻华首席代表向记者直言,目前他们正计划在境内发起外资控股型保险机构。

“现在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搭建契合母公司经营理念的本土化团队。”上述险企驻华代表直言,此前他与众多本地保险公司高层有过沟通,发现不少保险公司仍习惯用扩充团队、产品价格战等手段实现业务短期扩张,与他们侧重业务盈利与保险服务品质的经营理念有所差异。

外资寿险机构力推差异化策略

截至2020年末,境外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66家外资保险机构、117家代表处和17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1.71万亿元。

今年1月,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666.77亿元,市场份额为6.61%,同比上升1.17个百分点。就保费增速而言,外资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7.21%,高于人身险公司平均13.49%的增幅;外资产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78%,高于产险公司平均0.07%的同比增幅。

上述外资保险公司驻华首席代表直言,在疫情冲击下,越来越多外资保险公司看重中国市场的业务贡献度,开始赋予中国团队更大的经营决策自主权,力争中国市场业务增速能够弥补其他国家地区业务下滑压力。

张晓宇向记者直言,友邦高层此前已形成共识,未来中国内地市场一定是集团新业务价值的最大贡献者。

“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竞争激烈,触手可及的桃子已摘完,需要跳着摘桃子。”张晓宇说。基于市场环境变化,友邦人寿将借助差异化策略赢得新的市场拓展空间。

多位外资保险公司人士表示,当前他们意识到外资保险公司拓展中国市场正遇到三大挑战:一是以往业务扩张主要依赖销售团队规模增长,但规模增长的代价是更高的运营成本;二是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甚至有些外资保险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打价格战;三是一味注重业务扩张,导致资产负债不匹配。

在张晓宇看来,当前传统寿险行业依靠人口红利、流量红利、跑马圈地式业务抢占市场份额的粗放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需要在产品、服务、渠道、数字化等方面全面转型。为此,友邦人寿正在内地市场积极布局健康、养老、财富管理、财富传承四大业务。

一家外资保险机构运营总监向记者透露,围绕健康、养老、财富管理与财富传承,他们也在积极布局,但遇到多项挑战:一是缺乏专业团队,缺乏优质资源获取整合能力;二是这些业务前期投入较大,尤其在疫情冲击下,总部更希望中国业务能尽快实现盈利。

外资再保险机构的机遇与顾虑

随着银保监会修改并发布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多家境外再保险机构也打算在华设立业务机构。

“此举让我们在业务准入与偿付能力因子考核方面更具优势。”一位外资再保险公司驻华运营总监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打算设立驻华法人机构,加快搭建本土化团队。

以往,外资再保险公司是从海外派遣核保人员,对在华项目再保险业务进行风险定价与再保险条款设计。但由于疫情冲击,核保人员暂时无法前往中国工作,因此错失不少业务机会。

但也有外资再保险公司担心成本问题,对是否在华设立法人机构一直犹豫不决。

“这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包括租办公室、搭建后台系统与组建团队等。”上述运营总监指出。再保险公司能否盈利,主要取决于业务效率与人均产能,很多实现盈利的再保险公司人均产能达数千万元,甚至过亿,。

上述运营总监表示,尽管如此,她仍认为应设立法人机构并组建本土化团队,因为很多投保项目按过去5年的业务数据可能是承保盈利,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这些项目未必能在未来5年继续盈利,这需要本土化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发现风险,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

与此同时,也会在业务选择方面做出取舍,比如中国本土化团队更多聚焦车险、健康险、工程险、责任险、企业财产险等再保险业务,相对专业的农业、海上能源开采、航空航天领域等再保险业务仍交给总部处理。

尽管多家境外再保险机构有意在华设立法人机构,但真正出手的仍屈指可数。除了运营成本问题,他们还汲取了以往某些外资再保险公司盲目扩张的教训。

“此前有一家外资再保险机构特别看好中国市场,希望当年就实现盈利,但经过3年运营才刚刚迈过盈亏平衡线。一是疫情冲击与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他们的货运航空险再保险业务收益不及预期;此外,他们还在信用保证保险再保险领域踩过雷。”一位外资再保险公司中国区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多数外资再保险公司对中国市场高举高打式运营相当谨慎。

此外,随着车险费率改革,理应提升车险再保险费率,但相比欧美国家市场再保险公司对直保公司存在价格传导机制,中国试产的价格传导机制并不完善,多数再保险公司仍在大打价格战,争夺车险再保险市场份额。

不过,只要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外资再保险公司入华布局步伐仍会加速。相比欧美国家再保险领域早已饱和的市场,中国再保险市场仍呈现每年17%-20%的增长。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