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调查】消费升级市场成“香饽饽” 外资企业盼更多准入

新华财经北京5月25日电(记者丁雅雯、胡洁菲、李亭)38.6%!这是我国前4个月吸收外资同比增幅。在全球跨国投资低迷的背景下,我国吸收外资逆势“飘红”。我国哪些领域“吸睛”外资?

受访外资企业告诉记者,中国消费升级和消费数字化趋势明显,是企业未来着力“深耕”的重要方向。企业希望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准入,更多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消费升级”带来更多机遇

恒天然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新西兰的乳品企业。恒天然大中华区代理CEO周德汉说,恒天然进入中国已有40多个年头,大中华区已成为恒天然最大、最重要、发展最快的战略市场,其产品销量已占恒天然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周德汉说,中国最重要的消费趋势有两方面,一是消费升级,二是数字化、个性化消费趋势。食品方面,中国消费者不仅要求健康、美味、颜值高,还追求产品的“可分享”。“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变,但是有一点没有变,就是所有的发展都是和中国消费升级的趋势紧密结合的。我们不仅希望能够‘回应’趋势,更希望可以‘引领’趋势。”

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说,中国居民的健康意识逐步提升,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进一步上升。强生中国积极拥抱中国市场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新机遇,旗下的医疗器材、制药、消费品、全视业务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赋能业务发展。“我们的消费品业务超过一半的生意来自线上。我们的医疗器材业务,更是加速推进数字化诊疗、数字化专业教育、数字化手术以及内部数字化运营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力争把中国市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化发展引擎。”

路易达孚是总部位于法国的食品贸易与加工企业,路易达孚(天津)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说,作为在华深耕了近50年的跨国企业,路易达孚一直持续加大在华投资。企业与海大集团合资建设的高端水产饲料项目将于2021年年中建成投产,该项目致力于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优质水产蛋白的需求。此外,企业也一直致力于引入最新技术,令农产品供应链更加高效、透明。

“中国是默克公司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对中国市场规模拥有足够大的信心,对消费者需求也非常有信心。”默克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晔说。

企业期盼获得更多准入

戴姆勒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冷炎说,中国市场毫无疑问对戴姆勒集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中国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已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中国汽车工业在电动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迈向数字化、智能化,会引领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

“汽车行业里有一个‘再制造’产业,具体来说,就是把汽车的主要旧部件再利用、再制造以达到和新件同样的质量。我们这方面的业务遇到了一些政策瓶颈:如我们在上海临港投资建设了奔驰亚洲最大的再制造中心,目标是为国内和亚洲市场服务,需要从其他亚洲国家进口旧奔驰汽车部件,而国内现在的机电进口法规是不允许的。我们正在和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探讨,看能否通过试点的方式先行先试来落实。希望政府能酌情审批,允许符合环境保护、生产条件的企业,通过先行先试来进口旧机电产品。”冷炎说。

此外,部分外资企业反映投资壁垒依然存在。比如,一些外资企业在申请注册设立某类型外商独资企业时,由于缺少相关的许可程序及管理办法,地方审批层面没有法条可依,相关部门不予受理。

李晔说,希望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准入。“2020年负面清单发布后,外商投资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希望未来一些领域的门槛能够继续降低。”

产权保护成“核心关切”

一些外资企业表示,我国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成为他们扩大投资的“首要考虑”。

中国旺旺控股有限公司首席代表林天良说,旺旺进入大陆市场近30年,旺旺集团旗下的“旺旺”“旺仔”等品牌已成为大陆市场的知名品牌,但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旺旺也成为众多不法商家侵权仿冒的对象。“在维权方面,旺旺集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无法全面遏制市场上的侵权、假冒产品。2019年至2020年间,仅服装类目商品这一项,旺旺通过向电商平台投诉,删除下架侵权链接就超过五万条。但新的侵权链接仍不断出现,仅2021年1月就发现在售状态链接两万余条。”林天良说。

医疗设备供应商雷度米特相关负责人说,如果雷度在中国的产品能够获得充足的知识产品保护,雷度将在中国设厂,并把核心技术落地中国。

山东一位地方商务局负责人说,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外资企业是否愿意落地高新技术的“核心关切”。“即使不考虑其他因素,仅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消费群体就对外商有巨大的吸引力。剩下的就是如何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优惠政策并不是最主要的,这只是解决引得来、落得下的问题。真正应该重视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是否平坦,这才是解决留得住的问题。”上述负责人说。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近日表示,商务部将强化对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的服务保障。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外资项目在用地、环保、能耗、金融等各方面的保障力度,推动项目落地和建设平稳有序进行。此外,中国还将在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方面继续加大力度,使外资进入中国以后,能够省心、放心、安心地发展。

(参与调研:孟盈如、胡辰)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林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