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勇当“开路先锋” 书写长三角一体化“园区样本”

开放是苏州工业园区与生俱来的基因。近年来,园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持续加强全方位交流互鉴,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伐,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产业合作步入“快车道” 夯实新发展格局根基

4月,园区与中国商飞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借助双方优势,园区将加速布局大飞机产业链,力争到2023年,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企业超150家,产值超200亿元。

产业合作是园区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先行探索。

位于园区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苏研院一期大楼已累计孵化引进创新产业化项目61个;西交利物浦大学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合作建设的西浦慧湖药学院,开创“社会-大学-产业”深度融合的高等教育模式……以产业合作为主导的发展理念正在园区持续加码。

作为园区走出江苏省合作共建的首个开发园区,中新苏滁高新区2019年被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获评“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中新苏滁高新区打造长三角园区合作新样板”入选国家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创新案例。

开发区只是园区走出去的一个缩影。苏宿工业园区在江苏省共建园区考核中勇夺“十一连冠”;苏通科技产业园内创新浓度越来越高;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首个区域合作产业平台正加速崛起。

通关、物流便利升级 共筑长三角创新保障线

2020年底,经海关总署批准,园区海关与浦东机场海关率先开展长三角一体化海关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协同试点。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受惠者,已采用该模式查验货物10多批次,累计货值超1500万元,单票查验货物物流时效均在48小时内。

作为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内河港码头,园区港已开通内外贸集装箱航线4条,真正实现与上海、宁波等一线港口的互联互通、一体化运作,同时依托海关监管场所,企业可一站式完成报关、验放等通关环节,提高贸易通关便利化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园区积极打造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组建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开拓“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投资模式。成立两年来,中心发掘和支持长三角海外投资意向项目118个,助力亚威股份、哈药集团完成重大海外并购。

“独角戏”变“交响曲” 确保一体化成果惠及百姓生活

园区着力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提高长三角居民获得感。

设立长三角一体化服务专窗。提供“一窗式”综合柜员服务以及医保结算、转移接续经办服务,社保和公积金首推15个事项拟试点对接上海杨浦区,包括社保咨询等服务,由点到面逐步推开。

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结算一体化。积极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社保划卡结算工作,于2019年上线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结算系统。截至目前,沪苏两地异地门诊划卡结算9792人。

强化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数据互通共享。一方面梳理出51项可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事项。另一方面园区行政审批局与杨浦区行政服务中心共建政务服务跨地区通办机制,围绕公安、医疗等重点领域,形成首批55项事项通办清单。(唐晓雯 王梦菲)


编辑:翟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翟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