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气候投融资助推实现碳目标

新华财经上海6月6日电(记者陈爱平、沈寅飞)在今年世界环境日之际,气候投融资ESG指数“华证-SIIFC气候投融资ESG指数”日前在沪首发。业界认为,气候投融资将助推实现碳目标。

——气候投融资ESG指数在沪发布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徐飞介绍,气候投融资能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日益成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领域。未来五年,应推动气候投融资政策措施、体制机制、产品工具等各方面的创新实践,发挥投融资活动对气候变化和环境的正向影响,有效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据了解,“华证-SIIFC气候投融资ESG指数”由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与上海华证指数公司共同研究编制。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荣誉院长赵晓菊分析,指数可以反映国内资本市场中重视气候投融资的上市公司整体表现,引导资金投向气候投融资友好企业,以促进国内气候投融资可持续发展并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上海华证指数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忠介绍,在指数样本空间中,重点关注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的新能源升级、电力设备、新能源车、低碳建筑、新材料、智慧农业、碳减排服务,以及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等行业的上市公司;剔除ESG风险较高,特别是环境(E)风险较高的上市公司以及主营业务危害环境、气候的上市公司。

至5月30日,华证-SIIFC气候投融资ESG最新指数点位1622.08,基日以来累计收益62.21%,年化收益22.7%,取得了良好的绩效表现。

——实现碳目标需金融系统做出系统性响应

在日前举办的第九届(2021)SIIFC研讨会上,国内外学界、业界的资深专家共同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复苏、推动碳目标实现建言献策。业界认为,气候投融资将助推实现碳目标。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说,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素成本上升、传统发展动力减弱,需要加快培育增长新动力、新模式和新优势,推动实现碳达峰愿景,这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倒逼机制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之策。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落实“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需要金融系统做出系统性响应。

据介绍,为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生态环境部积极与金融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共同推进气候投融资工作。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部门、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对气候投融资工作进行系统部署,还成立了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为推动社会投融资工作提供支持。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总经济师陶昌盛介绍,上海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率先探索,走在全国前列。一方面,上海大力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绿色信贷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末,上海辖内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4288.3亿元,同比增长22.2%,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资本市场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增强。截至今年4月末,科创板上市新能源节能环保企业29家,首发融资达到312.3亿元;绿色债券创新不断取得突破。2020年在银行市场和上交所共发行约1965亿元绿色债券,多支首单产品落地,绿色保险加快发展。另一方面,上海支持打造多层次的绿色金融组织机构体系。2020年7月,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在沪揭牌运行,首期募资规模885亿元,在沪商业银行纷纷设立服务绿色金融服务的专业团队。

陶昌盛说,上海下一步将在国家和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统一部署下继续推进相关领域的金融创新,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鼓励绿色信贷发展,鼓励金融市场发展绿色股票指数、绿色债券指数、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等,有序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双向开放;进一步推进气候投融资体系建设,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气候投融资业务,引导国内外资金更好投入相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知识政策,支持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发展中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开展绿色金融的研究,充分利用上海丰富的高校与智库资源,针对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服务特点,总结国际国内经验,开展务实且具有前瞻性研究;进一步加大金融人才培养力度,鼓励绿色金融相关跨学科专业性人才培养,大力引进相关领域高端人才,夯实绿色金融发展的人才基础。

——应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马文杰指出,减排工作单靠政府出资是远远不足,需设计激励机制,用市场化的手段引导大量社会资本参与,因此构建市场化的ESG激励机制尤为关键。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将发生根本改变,产业结构要优化需要进一步优化。银行应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发展战略中并制定相关的业务目标,从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创新,以绿色信贷为主开展一系列的业务创新,同时强调风险控制和人才培养。

天津科技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孙振清认为,实现碳中和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道德和技术制高点的举措,他建议:第一,提高领导重视度,持续强化政策执行力度;第二,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和纳入行业;第三,充分发挥金融作用,引导绿色投资;第四,加快零碳低碳负碳技术研发推广;第五,加大区域内外融合与协同和政策协;第六,强化透明度机制实施,增加信息透明度。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推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方面将从如下三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增加交易的覆盖范围,在现有电力行业的基础上,从明年开始逐渐安排新行业加入,以尽快增加覆盖行业的范围,增加控排企业数;第二,增加交易主体,引进机构投资人和金融机构;第三,增加有偿分配,推出远期交易,形成多层次交易机制,促进市场繁荣发展。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