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新华财经合肥6月29日电(记者 余蕊) 6月28日至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安徽省淮北市组织召开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会议认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并就进一步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

1624958023626.jpeg

(图为综合治理后的朔西湖采煤沉陷区)

从政策体系方面看,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并且,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起始,以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为主体,以采煤沉陷区、独立工矿区为当前政策着力点,兼顾资源富集地区、国有林区的转型工作框架和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从财政支持方面看,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约2100亿元。“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170亿元支持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

会议强调,资源型地区是我国资源能源供应的主体和基础工业的主要集聚区,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协调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政策框架逐步完善,工作合力不断增强,各地扎实推进优化经济结构、治理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任务,转型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5.7万亿元增加到26.8万亿元,年均增长6%。采矿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12.8%降至5.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32%增加到46.2%。资源型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均超过8%,累计改造棚户区近18亿平方米,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与此同时,资源型地区的生态环境稳步恢复。各类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由28%提升至56.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下降20%,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例如,安徽淮北市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建市60多年来,累计生产原煤11亿吨,采煤沉陷土地41.6万亩,2009年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多年来,淮北市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累计综合治理沉陷地20.6万亩,治理率为50%,投入治理资金150多亿元,累计搬迁村庄498个,妥善解决27.6万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问题。

会议要求,“十四五”时期,资源型地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强化地方主体责任、有效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政府的引导作用,突出特色、深化改革、抓紧机遇、用好政策、综合施策,聚力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