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震: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江苏自贸试验区应引领全省开放型经济

新华财经南京7月27日电 2019年8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设立。近两年来,江苏自贸试验区以全省千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贡献了5.6%的新设立企业数,12.7%的外贸进出口额,9.7%的实际使用外资,集聚了全省9%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设立2周年前夕,中国经济信息社将走访相关领域专家,探讨江苏自贸试验区发展路径。

江苏是开放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新格局。

江苏自贸区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教授张二震表示,“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到新阶段,要想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建设不可或缺,需要依托其政策溢出效应,带动江苏更高水平开放。”

当前开放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经济格局与国际治理体系面临重大挑战。“全球化不再仅仅是商品贸易的全球化,而是生产的全球化,是集贸易、生产、金融、投资为一体的全球化。在此背景下,新一轮全球经贸规则正在调整和重塑,中国应是重要的参与者,甚至是引领者。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实质就是引领更高水平开放,将有助于中国更好、更快地参与到新一轮全球化、新一轮全球经济规则重塑中。”张二震说。

如何以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提升江苏开放水平、实体经济发展质态是新阶段江苏积极思考的课题。“将高水平开放政策先行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进行压力测试,大胆闯、大胆试、建立容错机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是实行更高水平开放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张二震认为。

张二震说,“在新阶段更好发挥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代表的开放平台作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对标国际先进规则,衔接国际市场制度体系与贸易模式,推动制度、规则、规制、标准的开放,探索构建‘竞争中立’的规则体系,探索包括服务贸易、电信、教育、医疗、养老、居住证等制度的放开,探索新的制度供给,营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张二震强调:“当然放开的背后是管住,要有顶层设计,要有控制风险的能力和体系。”

今年有57家国家和江苏省重大发展战略的平台载体被确定为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张二震说,“这是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一大特色。江苏开放园区众多、开放平台载体功能健全。此次将57家纳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范围,将有助于带动全省开放水平和制度创新水平。”

江苏产业体系健全,产业配套能力强,是国内许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结点,也是国际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节点。生物医药是江苏自贸试验区重点打造的地标性产业,江苏正在推动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省商务厅已会同省有关部门出台了22条具体政策措施。张二震说,“江苏自贸试验区高度重视新经济新支柱产业培育,未来三大片区一方面要继续聚焦高端产业发展新产业新技术,突破国际战略打压;另一方面,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集聚国际高端要素,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高水平运行,为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示范。”(沈璇)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