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全国多地楼市调控再加码 业内预期政策工具将进一步完善

新华财经上海8月5日电(记者杨有宗、安娜)7月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房住不炒”定位和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此外还提出加快发展租赁住房并落实用地、税收等支持举措。在地方层面,全国已有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陆续出台调控政策,从收紧贷款、规范秩序等多方面加大调控力度。

业内分析称,各地调控强度将延续,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相关政策工具也会进一步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调控收紧覆盖三四线城市

5日,杭州楼市调控再出新举措,从加强住房限购、完善新建商品住房销售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三方面,进一步加强调控。

其发布的相关通知规定,一是落户杭州市未满5年的户籍家庭,在购房之日前2年起已在杭州市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城镇社保满24个月,方可在杭州市限购范围内限购1套住房。二是规定非杭州市户籍家庭,在购房之日前4年起已在杭州市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城镇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48个月,方可在杭州市限购范围内限购1套住房。

在规范购房秩序方面,相关通知明确杭州市市区范围内,新建商品住房公证摇号公开销售过程中,购房者提供虚假信息资料、隐瞒真实情况或恶意干扰公证摇号销售的,3年内停止其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意向登记和合同网签备案。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说,相关政策均以社保缴纳时间为参考标准,直接将购房资格与在本市实际工作生活时间长度挂钩,进一步确保真实自住需求得以满足,屏蔽投资行为。此政策或将在短期内缩小购房人群数量,调整市场供需关系。

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收紧的地方不只是杭州。7月29日,武汉市房屋保障和住房管理局发布《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关于加强购房资格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如在武汉限购区域购买住房,购房人可自行通过市房管局官网或公众号申请购房资格,也可委托开发商或房地产中介申请。购房资格认定结果自出具之日起60天内有效,逾期失效,购房人可凭有效认定结果进行购房意向登记和网签备案。

这被市场普遍解读为“凭票买房”制度。

在7月底,上海从房贷利率角度收紧楼市调控,首套房贷利率将从之前的4.65%调整至5%,二套房贷利率从5.25%上调至5.7%。此前,上海房贷利率水平一直处于全国低位。

中原地产分析师卢文曦说,监管层对房地产市场的要求保持连贯性,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一直要求全面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房地产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除一二线城市外,此轮调控收紧还涉及部分低线城市。7月29日,住建部约谈了银川、徐州、金华、泉州、惠州等5个城市,并将其纳入房地产市场监测重点城市名单。被约谈后,金华8月2日调控新政,将在优化土地供应、实行公证摇号销售、加强金融监管等方面对楼市进行调控。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说,政策升级打“补丁”会强化到三四线城市,今年上半年一二线城市出台政策的现象较多,针对离婚买房、落户买房、赠与、法拍等多种存在的漏洞,都不断出台政策文件进行“打补丁”,从目前约谈的城市来看,三四线城市也被覆盖,这也预示着更多三四线城市的房产调控会逐步展开。

房企承受降负债压力

从房地产企业角度看,相关政策也在逐步收紧和规范。近日,湖南邵阳住建局暂停恒大位于当地的两个项目网签,要求恒大将预售资金归还到监管账户。

邵阳住建局称,此前曾约谈两个项目公司并下达整改通知书,但恒大对此置若罔闻,拒不整改。因此,其决定在7月14日至10月13日间,暂停两个项目预售许可、网签备案以及预售资金拨付。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近期均表示,下调中国恒大评级,国内评级机构中诚信也把恒大地产主体及相关债券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7月23日联合发布通知,对目前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住房租赁和物业服务四个领域进行进一步规范。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说,从整治范围来看,前期土地获取、开发、买卖、租赁以及后期的物业服务都被纳入整治范围;联合部门也由此前的“六部门”增至“八部门”,增加了自然资源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通知实施后,房地产秩序综合规范治理将形成完整闭环。

7月中旬,绿地控股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29亿元,同比增长34.74%。截至6月底,绿地控股有息负债总额较年初再降347亿元,累计较高点已下降超过1011亿元;净负债率较高点累计下降62个百分点,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也延续了持续回落态势。

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说,上半年,绿地主要经济指标稳健增长的同时,降负债取得超预期成果。其中,现金短债比红线提前达标转绿,净负债率指标稳步较快回落,有望提前达标转绿,超预期完成既定降负债阶段目标。“下半年,绿地将力争提前实现‘两条红线’达标转绿。”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