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融快车”赋能经济发展“多拉快跑”

8月5日,从空中俯瞰贺州东融广场项目施工现场,施工车辆穿梭不停,工人们冒着酷暑,进行广场绿化、地面铺设等收尾工作,一派忙碌景象。

东融广场位于贺州火车站前,被定位为城市的“会客厅”,是贺州市“全力东融”的重要平台和枢纽。东融广场项目总投资9.6亿元,目前已基本完工并已投入使用。建成后,可实现火车站与公路、铁路、水路及周边园区、景区景点的无缝衔接,对贺州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重大项目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主力军”。2021年全市统筹推进重大项目530项,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140.9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51.6%,实现开工率38.2%、竣工率35.7%,其中,自治区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8.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1.96%,超额完成“双过半”目标。68个重中之重和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5.84亿元。

近年来,贺州市搭乘“东融”发展快车,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瞄准健康、电子、数字等新兴产业,引进一批重大项目,使新经济新业态成为经济发展“主角”。

今年1月至6月,贺州市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72个,项目合同投资总额137.32亿元,项目到位资金(含续建)182.56亿元,完成年度365亿元目标任务的50.02%。其中,新引进广州云鹰集团投资100亿元的降解新材料全产业链和产业园等粤港澳大湾区项目43个,项目合同投资总额91.51亿元,项目到位资金(含续建)83.56亿元,占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的45.77%。

一批批大项目相继落户,为贺州市培育“3+6”产业集群积蓄了强大动能,电子信息产业、铝箔产业、碳酸钙产业等呈现出集聚式、特色式发展。

得益于“全力东融”,贺州正成为投资的“洼地”。

2019年,广西天微电子有限公司落户贺州,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填补了贺州芯片封装产业的空白。天微电子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说:“我们之所以落户贺州,主要是看好这里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东融机遇以及优惠政策。”

除了天微电子,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也在贺州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夜幕降临,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里依旧灯火通明,工人们在为生产订单加班赶货。白天,在产业园的直播区内,还能看到主播们直播带货,她们向网友推介的产品就是黄金首饰。

位于平桂区的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是贺州市抢抓东融机遇,按照“生产、加工在贺州,研发、销售在深圳”的“双飞地”模式打造的产业园区,目前已入驻企业44家(其中制造业26家)。2020年,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创造产值24亿元,实现了从0到1的开拓创新;今年一季度,创造产值15.3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走进贺州市东融新产业育成中心,一张张专利证书、一个个展品映入眼帘,越来越多的高新产业项目通过这里落户贺州;华智5G智能终端投产,计划在3年内建成研发设计中心及生产线、储存中心,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智能产业;亿航智能制造展现未来智慧城市场景……凝心聚力谋发展,招大引强见成效,这是贺州市亮眼的招商引资成绩单。

三年多的东融雄辩地证明: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贺州发展的前途在东融,后劲也在东融。

招商招活一池水,引资引出一片天。八月的贺州大地随处可见机声隆隆、人影匆忙的景象,各个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随着一批批新的大项目尘埃落定,更多建设资金如源头活水般涌入贺州,承载起贺州经济这艘巨轮,扬帆远航。(龙丽萍 陈学哲)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