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解读】数字人民币具备四大优势 零售支付体系变局将至

新华财经北京8月16日电 自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来,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数字科技蓬勃发展,这些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驱动力。而随着近年全球性新冠疫情的持续,线上办公、网络购物,在线教育等数字工作生活形态更加活跃,数字经济覆盖面不断拓展,社会公众对线上金融服务便捷性、安全性、普惠性、隐私性等方面的需求也随之日益提高,加强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已成为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字人民币e-CNY应运而生。随着技术与应用场景不断完善,数字人民币将逐步影响现有支付体系并成为主流。

与传统的电子支付方式不同,数字人民币e-CNY,也被称为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是中国人民银行未正式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将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实物人民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这意味着它的定位不仅仅是简单的纸钞数字化,而是要替代部分M0,引领基础货币的新形态。

欲理解数字人民币的设计理念,先要从它为什么选择M0发行说起,M0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即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M1对应狭义货币,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对应广义货币,即M1+准货币。随着电子货币和移动支付的技术发展与普及,我国已基本实现M1与M2的电子化和数字化,并且完全可以满足流通环节的跟踪。但在M0流通货币端仍存在一些缺陷尚未解决。例如:M0易伪造,交易不可控,流通层级复杂或导致洗钱与非法融资问题;支付层面上,虽然移动支付已带来了不小的便利,但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基于账户紧耦合模式无法满足公众跨平台转账以及匿名支付的需求;其次许多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银行账户服务和通信网络覆盖不佳,导致当地公众对现钞的依赖程度还比较高等。要解决这些痛点,满足公众对小额高频支付业务的多样性需求,并实现货币的普惠性,并在保护隐私的同时提高监管,还需要从根本上革新我国现有的货币设计体系,这便是e-CNY诞生的初衷。

根据数字人民币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e-CNY的设计将兼顾实物人民币和电子支付工具的优势,既具有实物人民币的支付即结算、匿名性等特点,又具有电子支付工具成本低、便携性强、效率高、不易伪造等特点。结合这些特性,相比于现金或是微信,支付宝等传统第三方支付手段,DCEP将在支付方式,支付安全,支付成本以及支付壁垒上占据比较优势,立足零售支付,并在未来成为主流。

支付方式: 数字钱包为载体 支持双离线支付

作为数字化的人民币,DCEP在支付方式上将更加便捷,它不仅支持二维码扫码转账支付、手机号转账、钱包编码转账、还支持NFC支付以及硬钱包支付。硬件钱包是数字人民币的载体和触达用户的媒介,只要是具有硬件安全单元介质的数字人民币载体,都可称之为硬件钱包,相比传统银行卡,硬件钱包并不拘泥于形式, DCEP的芯片模块是可以集成在日常生活的,移动终端,挂件,智能手环乃至各类可穿戴设备都能成为载体。硬钱包支付不但不局限于手机终端且支持“双离线”功能,使付款方、收款方在均离线时也能完成转账支付。目前,付款方只有使用含SE安全芯片的硬件设备才能完成“双离线”支付。虽然在城市里,基本的支付功能在电子支付和DCEP间可能没有明显差异,但这种体验结果是建立在网络环境、支付环境都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之上。如果是在地铁、飞机、偏远地区等不具备网络支付的场景,数字人民币就能体现出优于普通电子支付的特质。此外相关授权运营机构还可以开发钱包生态平台,实现各自视觉体系和特色功能以满足用户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别、多形态的差异化需求。因此硬件钱包的设计既满足了用户追求便利的移动支付需求,又解决了第三方支付无法在未联网场景下使用的痛点,扩大了支付场景。

支付安全:安全信用度高,匿名性可控

数字人民币体系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充分考虑了现有电子支付体系下业务风险特征及信息处理逻辑,使其匿名性可控,既满足公众对小额匿名支付服务的安全需求,也让货币监管有迹可循。

首先数字人民币与实物人民币都是央行对公众的负债,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经济价值。这意味着存放在商业银行的数字钱包中的DCEP,性质上被认定为是央行负债,受到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保护,安全性很高。而放在第三方支付数字钱包中的,则是由商业银行负债,这样一来,若第三方支付破产或者倒闭,那么用户的数字货币将很难受到保护。在用户隐私方面,消费者通常在线上购物的支付环节,需要使用网关支付或绑定银行卡,这导致电商平台有机会获取到个人信息。而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时,支付终端会将用户的支付信息打包做加密处理,再用子钱包的形式推送到电商平台。据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透露:数字人民币钱包之间也使用了ID匿名化的技术处理,使所有钱包之间有关个人信息的数据对交易对手方、运营机构和其他商业机构匿名,这些技术都保证了用户核心信息的隐私保护。

此外,现有的M0容易用于非法活动,存在匿名伪造,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风险,而如果用DCEP代替纸钞和硬币,虽然仍然存在上述风险,但监管机构可以利用其技术特征进行追溯。DCEP其实是一个加密的字符串,尽管交易是匿名的,但从理论上说,货币的整个流通过程,都可以记录和体现。也就是说,DCEP从发行出来到回归央行国库的全过程,理论上来说都可以被记录,被追溯,这样便可以通过一些行为特征来对涉案个人进行锁定,监管难度相对纸钞和硬币有所下降。同时,钱包将采用KYC身份认证和根据不同认证级别设定不同的交易权限,以降低洗钱等违法行为发生的机会。

支付成本:降低发行、转账成本

对比传统现金,数字人民币大大降低了发行成本,传统纸钞、硬币的发行,印刷、回笼、贮藏各个环节成本都非常高,而在一些网络基础设施不发达,依赖使用现金进行收支的偏远山区,还要考虑其运输成本、安保成本、ATM机成本等,数字人民币则可以把这些成本都消除。

对比第三方支付,当用户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进行提现操作,或是商家通过二维码收款时,往往要扣除一定数量的手续费。而数字人民币定位于 M0,与同属 M0范畴的实物人民币管理方式一致,人民银行不向指定运营机构收取兑换流通服务费用,指定运营机构也不向个人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的兑出、兑回服务费。这样的“支付即结算”、低成本特性也有利于企业及有关方面在享受支付便利的同时,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进一步降低支付成本。从目前试点的白名单用户反馈看,数字人民币进一步提升了支付效率,降低了支付成本,让社会公众、小微商户和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普惠。

支付壁垒:无限法偿性,线上打通各商家,线下实现金融普惠

数字人民币可打通商家间的交易壁垒,将在消费场景的选择上占据领先优势。针对线上,虽然市面上同时存在支付宝、微信、百度钱包等不同支付方式,但这些持牌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并不能做到对市场的全覆盖,而是各自运营自己的生态。例如使用淘宝时无法使用微信付款,在京东上无法看到支付宝付款的选项,这些支付壁垒导致用户的移动支付体验较为繁琐。而央行推出的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就如同现金一样具有无限法偿性,商家不得拒收,因此所有的支付场景里面就必须嵌入数字人民币的选项。在线上支付场景中,用户可以在数字人民币子钱包中开启对应APP的“推送”选项,将数字人民币作为支付通道连入线上场景,无论是京东,盒马或是打车软件等,均可使用数字人民币完成支付。而第三方支付则很难全面实现指定运营机构与跨运营机构的互联互通。

而在线下方面,数字人民币体系可进一步降低特定人群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即使是没有银行账户的社会公众也能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享受基础金融服务,这意味着短期来华的境外居民可以在不开立中国内地银行账户情况下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享受国内金融服务的便利,满足在华日常支付需求。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场景和形式逐步扩大,支付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数字货币在用户端后续有望可提供贷款、理财、保险等线上金融产品; 企业端可提供数字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

综上所述,依照数字人民币“安全普惠、创新易用、长期演进” 设计理念,DCEP在支付方式,支付安全,支付成本与支付壁垒上,相比传统的现金与第三方支付手段都具有比较优势,并有望未来成为引领国内支付系统现代化的中流砥柱,充分满足双线多场景的日常支付需求,进一步提高零售支付体系效能,降低社会零售支付成本,真正实现货币端金融的安全普惠。现阶段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短期目标主还要是支撑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数字货币生成、发行、投放、存储和安全防护,随着与产业不断融合,未来必将用于创新的场景和设备中,商业银行通过可DCEP连接各行各业,与各大金融机构深度协作,并在必要条件下嵌入智能合约,探索更多场景应用,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作者陈晓华,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首席数字经济学家,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重大项目评审专家,清华大学PE智库委员


编辑:郭兴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郭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