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在肩不负人民重托 无愧时代创造减贫奇迹

3.png

连日来,记者奔走在绿城大地,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硬化路向远处延伸、农家新居错落有致、致富产业拔地而起……房子有了,保障有了,产业有了,收入增加了,致富路找准了,广大农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历时五年脱贫攻坚,南宁农村地区的沧桑巨变,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过去,南宁面临着“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压力,全市有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421个贫困村、406466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9.33%,在全国省会(首府)城市中实属少有。南宁也因此被打上“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烙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南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形成了共识:脱贫攻坚是南宁“十三五”时期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

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检验,作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具体实践,坚持“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按照“跟上、盯住、办好”要求,落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尽锐出战、精准发力,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深入实施“七个一批”“七大工程”,全力打好“四大战役”和“五场硬仗”,以非常政策、非常举措、非常力度,为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南宁经验”“南宁智慧”。

截至2020年底,南宁的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4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首府南宁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一份担当

四级书记“挂帅出征” 每一步都铿锵有力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南宁的每一个脚步都踏出了奋斗和拼搏,每一个步子都迈得铿锵有力。

2015年底,全市尚有406466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9.33%,南宁迎来减贫史上“最后的一公里”,也是“最难的一公里”。

“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2016年,南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前进方向、明晰了目标路径、注入了强大动力。

脱贫攻坚战的动员号角吹响,全市上下便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高位推进——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签订责任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挂点联系深度贫困县马山县和深度贫困乡隆安县都结乡,带头啃“最硬的骨头”;厅级以上领导挂点联系56个深度贫困村担任总指挥。

尽锐出战——精准选派1000多名第一书记、9900多名工作队员,安排4.26万名“一帮一联”干部驻村入户开展帮扶,广大扶贫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用他们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全市9名个人和3个集体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获得表彰。

政策支撑——我市逐步形成“1+10”的政策支撑体系,提出“七个一批”和“七大工程”落实举措,持续打好“四大战役”,推进“五场硬仗”。

加大投入——全市投入各级扶贫资金133.16亿元,市财政按每个贫困村100万至150万元的标准扶持产业发展,从2018年起连续3年每年支持马山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000万元。

凝聚合力——全市先后引进76家企业和59家工商联会员企业、商会结对帮扶深度贫困村。茂名·南宁扶贫协作持续深化。人大、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群团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汇集,形成了齐心协力扶贫济困的生动局面。

先锋引领——南宁深入实施“先锋引领·脱贫攻坚”行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党员干部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先锋队,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五年奋斗,苦尽甘来。从初期全面部署,到中期全面推进,再到决战决胜期的尽锐出战,如今的首府脱贫地区,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已成现实,为全市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这是一场拼搏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全力打好“四大战役”

实践充分证明,在市委的全面领导下,过去五年是首府减贫成效最显著的五年,也是贫困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

五年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急难愁盼”,打好“四大战役”“五场硬仗”,全面补齐短板弱项,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暖心——实现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双清零”工作目标并持续保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学历教育和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达6.5万人次以上。

从“看病难”到“放心治”,安心——实现村村有标准化卫生室,均能通过医保“村医通”直接结算医疗费用;贫困人口全部落实“198”医保政策,2020年南宁市应参保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9.6万名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从“老破小”到“换新颜”,舒心——打破贫困危房户无力自筹资金的瓶颈,逐年提高农村危房改造财政补助。截至目前,南宁市全面完成6.31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和2.04万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

从“饮水难”到“喝好水”,放心——全力打好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歼灭战和大石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大会战,2016年至2020年累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2971个,惠及农村人口388.44万人。

从“基础弱”到“根基实”,开心——全市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所有行政村及自然村(屯)通生活用电、光纤宽带和4G网络,农村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五年的努力与艰辛,为首府农村地区补齐了短板、打牢了基础、创造了机遇。如今,40多万群众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小康,他们从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茅草房搬进通电通水、安全敞亮的新居;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享受教育、看病方便;他们摒弃了“等靠要”的陈旧思想,实现了“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积极转变,撸起袖子朝着勤劳致富的方向不断努力。

这是一次创新

创造贡献经验智慧 打响南宁扶贫品牌

在脱贫攻坚战这场生动实践中,南宁从来不缺创新的因子,从来不缺“超常规”的勇气与魄力。

五年来,南宁市充分发挥创新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将创新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推陈出新一连串“南宁方案”,逐个击破制约脱贫攻坚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为脱贫攻坚创造了“南宁经验”,贡献了“南宁智慧”。

——在全区首创成立脱贫攻坚战前线指挥部,选派精兵强将,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工作标准,全员下沉、一线指挥,督促解决具体问题,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因地制宜发展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同时深入推进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行动,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覆盖面,走活了精准扶贫“一盘棋”。

——面对隆安县3.2万人口长期“吃水难、水难吃”困境,创新启动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把汩汩清泉引入千家万户。至此,隆安县石漠化山区彻底告别缺水历史。

——上林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隆安县成为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马山县“体育+旅游+扶贫”模式入选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如今,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回望首府战贫历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可以骄傲地说:南宁的脱贫实践,是全国、全区脱贫攻坚战的生动缩影,是中国减贫奇迹的实际体现。

五年鏖战,全市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在南宁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孕育出了尽锐出战、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脱贫攻坚精神。

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途上,脱贫攻坚精神必将在绿城大地续写新的篇章。(胡光磊)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