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镇的“兴隆故事”

近年来,山东省临邑县兴隆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全力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战,立足地方特产培植优势产业,依托本土文化资源重拾乡土文化记忆,在生态、产业、文化振兴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截至目前,该镇累计获得国家生态文明镇、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全省美丽宜居小镇、省级园林城镇等称号。

打赢生态战役让水碧天蓝

兴隆镇曾是传统的农业镇。早年间,受“种地不划算”思想影响,全镇兴起“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大办企业之风。由于生态环保意识淡薄,“散乱污”企业居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兴隆镇深入学习贯彻“两山”理念,下决心打赢“碧水蓝天”保卫战。

为打赢碧水保卫战,兴隆镇在完成三级河道违建清理基础上,对镇域内土马河进行治理。过去,这条河是远近闻名的污水河,每到夏季臭气熏天,居民们苦不堪言。2016年以来,该镇投资200万元,编制了《土马河湿地公园景观总体规划》,分三步实施了河床清淤、河坡绿化、河岸亮化,并在河两岸建设了亭台和景观桥等。

如今,改造后的土马河不仅使河南岸的3000多亩耕地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而且成为一条景观河,水面开阔、波光粼粼,河岸草木茂盛,水鸟翔集。“自从改造了土马河,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兴隆镇的人气也越来越旺。”兴隆社区党委书记、中兴合作社理事长范忠星说。

为打赢蓝天战,兴隆镇集中取缔“散乱污”企业116家,整改提升5家,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力争实现不冒一处烟、不着一把火、不扬一片尘。“大街小巷不但干净,而且景色优美、空气清新,每天早晨出来散步成了我的习惯。”苗屯社区书记张作红说。

随着两大战役圆满收官,水绿了、天蓝了,兴隆镇成为一方投资热土,引来了服装加工、木材加工等50多家企业。“下一步,我们将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创新突破,让村民更富裕,产业更兴旺,续写更多精彩的‘兴隆故事’。”兴隆镇党委书记夏祥生说。目前,该镇驻地小区9个,预计今年年底人口突破万人,并成为县域南部重要的人口聚集中心。

将“小特产”做成“大产业”

“兴隆有‘三宝’,金银花、麦桔草,田口羊肉少不了。”这句顺口溜在临邑家喻户晓。其中,金银花和麦桔草是兴隆镇新挖掘和培植起来的“两大宝”。

近年来,金银花市场需求量加大“身价倍增”。兴隆镇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和省中医院合作,生产针对不同年龄、消费群体的特色金银花茶,与化工企业合作,制作金银花手工皂、牙膏等,初步形成了集种植、采摘及深加工于一体的特色产业。目前,全镇成立5家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2000余亩,亩均收入5000元以上。

麦桔草价格也不菲,且呈一路上扬态势。今年麦收期间,东高村高世龙仅用2台麦秸打捆机、7天时间就收储麦桔370多吨,按照每吨820元的价格,收入达30多万元。“以前麦收要防焚烧,秸秆处理成了难题,而现在却成了宝贝。”兴隆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段书家说。

桔秆变废为宝,得益于农业产业链的延长。2017年,高唐泉林纸业来临邑推销麦秸打捆机,兴隆社区书记范忠星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购置了1台,第一年就收储麦秸170多吨,获利8万多元。在他的带领下,加入者越来越多。目前,全镇购置麦秸打捆机达30多台,今年预计收入达500多万元。

具有百年历史的田口羊肉,更是名不虚传。作为山东省名小吃,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来自济南、德州齐河等周边地区的食客挤满10多家经营田口羊肉的饭店。全镇从事畜禽养殖、宰杀、肉食深加工的达600多人,年销售额1200万元。目前,兴隆镇正着手研究如何拉长田口羊肉产业链条,做好“培宝”文章,让这一美食飞上更多人的餐桌。

此外,兴隆镇还有木业加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共计七大产业。今年上半年,已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预计年底可突破8亿元。

留住乡音 记住乡愁

兴隆镇的文化振兴工作,之所以搞的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两位县政协委员功不可没。其中一位致力于“留住乡音”,另一位痴迷于“留住乡愁”。“留住乡音”的是杨润海,“留住乡愁”的是冯汝东。

兴隆镇是地方稀有剧种“一勾勾”的核心发源地。据了解,这一剧种形成于清代中叶,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由于演员大多流落民间,且许多老艺人已谢世,面临失传灭绝的危险。

杨润海,临邑县六届、七届、八届政协委员。为守护好这一地方稀有剧种,他成立了“一勾勾”戏曲传承艺术中心,自筹资金300多万元建起“一勾勾”戏曲文化大院。自2017年以来,他带领演员排练、演出,累计达100多场次。

冯如东,临邑县八届、九届政协委员。自2015以来,他顶着不理解甚至冷嘲热讽,自筹资金200余万元,到全国各地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历史物件,建起临邑首家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建筑面积近500平方米,分为农耕文化厅、工匠厅等12个展厅,展出辘轳、石碾等各类物品近千件。展出两年多来,接待了来自济南、聊城等地的游客5000余人次。“能为家乡做点贡献,让乡邻们在闲暇之余,有个感受传统农耕文化、留住乡愁的地方,我就知足了。”冯如东说。(任清松、郭新江、王得格)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