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大引强 破解投资宜宾背后的密码

第十八届西博会即将开幕,来自四川宜宾的34家企业将参展,诸多新产品将集中亮相。在这些企业中,有多家企业是近年来宜宾招大引强而来的,其中不乏宁德时代等世界级龙头企业。近年来,一大批龙头企业集聚宜宾、投资宜宾,形成多个产业链,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密码?

机遇叠加催生发展蝶变

图片1.png

(宜宾城区全景。曾朗摄)

地处川滇黔结合部的宜宾,是国家明确建设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是6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是中国西南唯一列入全国50个铁路枢纽的地级市,也是川南唯一的66个全国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之一,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京昆、兰广两大通道在宜宾交汇。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在宜宾叠加,给宜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也赋予了宜宾“招大引强”的优势。

四川省委、省政府将首个省级新区布局在宜宾,支持宜宾建设国家创新型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和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等,为宜宾深化开放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近年来,宜宾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发展动能全面激发,“宜宾速度”充分彰显,“宜宾制造”畅销国内、远销海外,一大批行业龙头和核心配套等知名企业看好宜宾、投资宜宾。

新产业链吸引产业集聚

今年上半年,宜宾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97.4亿元,列四川省第三位,同比增长35.1%。其中,全市53家智能终端企业实现进出口总值65亿元,增长46.9%。宜宾出口手机31.6亿元,增长53.7%,占同期四川省手机出口总值的85.2%。

早在2016年7月,宜宾市就与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协议,从此拉开了宜宾打造智能终端产业的序幕,沿海智能终端产业链大规模向宜宾转移,宜宾借势打造国内主要的手机整机生产基地、零部件配套生产基地和手机及零部件交易中心,形成了一条集研发、生产、制造为一体的千亿级手机智能终端产业链。

近两年来,以智能终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为宜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活力。目前,全市已先后引进智能终端产业项目242个,投产142个。2020年,宜宾智能终端产业企业共生产手机整机6987.12万部,同比增长24.39%,分别占全国、全省产量的4.76%、52.48%。除了智能终端企业,宁德时代、中国中车、吉利等行业巨头也纷至沓来,在宜宾形成多个新的增长极和产业链,促进宜宾经济增速加快,总量逐步攀升。2020年,宜宾市GDP达到2802亿元,稳居全省第3位,实现了近20年来的历史性突破,增速居全省第—,进入中国城市百强榜单。2021年上半年,全市实现GDP1381.79亿元,同比增长13.3%,保持全省第一。

2016年以来,宜宾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推动以白酒、轻纺为主的传统产业做强做大,以电子信息、汽车、现代新材料为主的新兴产业强劲崛起。随着工业“5+1”、特色农业“5+2”、现代服务业“5+1”重点产业全面发力,宜宾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生态、助推企业做强做大的步伐全面加快。

图片2.png

(五粮液全景。曾朗摄)

营商环境助力招大引强

宜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着像宜宾九天微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纷纷落户。除了完善的生活和要素配套及优惠政策,“终身保姆、贴身管家、私人定制”服务配套更是让企业放心和满意。“当初选择落户宜宾,是因为宜宾的生态条件和营商环境都很好,运营成本低。”九天微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秦皓坦言,到宜宾后切实感受到了当地对发展新兴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宜宾前瞻谋划、超前布局,引领产业走高端发展,培育引进了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共同打造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增长点。

有了完善的配套,再加上开放的平台、合作的优势,宜宾的投资优势凸显。作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宜宾有包括国家级临港经开区在内的12个产业园区和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成了国家临时开放口岸、四川自贸试验区宜宾协同区。宜宾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

人才支撑破解智力密码

目前,宜宾已建成四川大学宜宾分院、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等1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8万余人;宜宾同济汽车研究院等12所产研院、7个院士工作站入驻运行,宜宾获批西南唯一“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全省唯一“产学教研一体化试验区”。

宜宾正大力推进“双城、三园、四基地”建设,积极参与中国西部科学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为落地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和创新动力。

宜宾——这座宜人、宜宾、宜居、宜业之城,开放合作的核心竞争力日益彰显,招大引强的比较优势愈显突出,正以更加开明的观念、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姿态,吸引四方宾客,共兴投资大业。(李丽龙)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