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研究院院长韩剑:突出区域特色,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厚植改革开放“试验田”

2019年8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正式揭牌。两年来,南京片区在不足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累计形成了100多个体现首创要求的制度创新成果,成为江苏探路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日前,中国经济信息社走访了相关领域专家,探讨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发展路径。

制度创新是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经过2年发展,南京片区总体方案重点改革任务实施率已超过96%,其中,11项改革经验在江苏复制推广,14项实践案例在江苏示范借鉴,1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制度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教授韩剑表示,南京片区制度创新“站位高、定位准、成效实”,为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了智慧。同时,南京片区发挥自贸试验区与国家级新区“双区叠加”优势,聚焦“要素集聚化、平台国际化、服务便利化”促进改革实践,在科技创新、特色产业、人才建设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特色,也是近年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加快探索差异化路径,打破制度创新边际效用递减等瓶颈的一个缩影。

韩剑说,南京片区成立较晚,对标一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仍有一定差距,比如,前沿性、首创性的制度偏少,产业、人才、平台、服务的有机融合程度不高,开放合作的带动性效应不够强,参与国际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有待提升等,需要保持大胆闯、大胆试的干劲,进一步深入研究、找准症结、切实解决。

当前,我国正进入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给自贸试验区发展带来全新挑战和机遇。而近期陆续出台的深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方案、浦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方案、横琴方案、前海方案等,则体现出我国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勇气和决心。

韩剑认为,新形势下,南京片区可以借鉴浦东引领区理念做法,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南京特点的自贸区现代化建设新路子,加强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与江苏省现代化试点的联动发展,争取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面向“十四五”南京片区如何高质量开局起步?韩剑建议,要着重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安排,加强创新规则规制开放,促进科技、金融、贸易、产业多维度融合,推动人才、资本、技术、数据多要素联动,加强产学研、内外资、政社企多主体协同,促进制度创新、开放创新、金融创新、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聚焦“两区一平台”战略定位,在打造自主创新先导区方面,要聚力构建具有自贸区特色的创新生态体系,高质量发展区域创新策源地。在打造现代产业示范区方面,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导向,突出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地标集群。在打造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方面,要在内循环中引领带动区域产业升级,在双循环中提升要素市场的内外联通效率。(沈杨子)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