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国庆假期游客数恢复至疫情前高位

“科技防疫,让旅游更安心更放心。”10月3日,来自四川成都的游客廖女士一家,来到阳朔观看《印象·刘三姐》演出。在检票口,她将身份证放在桌面一台机器上,景区、所在乡镇(街道)、县防疫指挥部即能实时获取她的防疫信息。如果她或者家人为异常旅客,各层级防疫组织就能迅速联动采取措施。这台机器是阳朔县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近期共同研发的数字防疫系统,国庆假期,该县主要景点景区都配备了这套系统。

阳朔主动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展现旅游发展新思维,做足发展新举措,将疫情防控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旅游市场不断呈现新气象。今年国庆黄金周,阳朔西街、漓江、遇龙河、桂林千古情、印象·刘三姐等景点景区游客爆满,酒店民宿入住率不断提升。10月1—6日,全县共接待游客8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11.99亿元,与2019年度同期相比增加4.5万人次。

“疫情防控仍是当前重中之重,让游客玩得安心是阳朔旅游恢复发展的底气。”阳朔县文广体旅局局长廖梅荣介绍,为保证游客安全,该县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即旅游景点景区、乡镇(街道)、县级指挥部均能通过数字防疫系统查看所辖区域景区“二码”核验情况,如出现异常游客时,系统便实时报警。同时,通过系统对景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闭环管理。

传统的观光和休闲体验游,一度是阳朔旅游业的支柱,但近年来受疫情冲击也较大,开发旅游新业态势在必行。9月30日新开业的阳朔跨境(零关税)体验城、缅甸国家馆成为阳朔旅游新的热门目的地。体验城汇聚了香水、化妆品、时尚精品、手表首饰、保健品、食品等跨境商品,货品均为澳新、日韩、北欧等国家全球直采,以保税备案形式经海关批准报关,进入综合保税区后再进行销售。梧州游客何女士告诉记者,其所住民宿的老板推荐她来这里购物,琳琅满目的商品,改变了她对阳朔只有山水的印象。

“跨境电商与旅游消费有机融合,将有利于有效挖掘消费潜能,拉动境外消费回流。”阳朔县县长黄小雪说。此外,该县的漓江、遇龙河等景区也纷纷拓展水上游乐、文化民俗体验等新项目,让游客除了赏景外,还有了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山水之外的文化之美,亦成为阳朔吸引游客的新“王牌”。10月3日,在遇龙河景区,由竹排组成的720米长的“金色巨龙”在烟雾萦绕、如梦如幻的遇龙河上蜿蜒巡游,和闻名世界的阳朔山水风光组成了一幅秀美画卷,当天的盛况引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进行报道。今年国庆黄金周,阳朔各旅游景区和乡村纷纷开展国庆山歌会、彩调会演、文艺演出等,让游客在山水美景中,也感受到当地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

“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阳朔理应打头阵,带头担当、冲锋在前。”阳朔县委书记周彦表示,面对新形势下的旅游市场环境,阳朔将不断创新发展思维,实现“文旅融合、城景一体、全域发展、居旅相宜”,全力当好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先导区示范区。(李家健 李耿 诸葛保满)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