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S | ESG资讯——十月第一期

国内资讯

农发行成功发行国内首单用于森林碳汇的碳中和债券暨首次柜台债券

9月23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在中央结算公司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面向全球投资者成功发行国内首单用于森林碳汇的碳中和债券36亿元,发行期限为2年期,发行利率为2%,认购倍率为8.61倍,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支持造林及再造林等森林碳汇项目的贷款投放。

该期债券是国内首单用于森林碳汇的碳中和债券暨农发行首次柜台债券,严格按照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要求的“可测度、可核查、可验证”原则,支持项目经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认证,符合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且首次采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气候投融资支持项目分类指南》(T/CSTE 0061-2021)标准,将有力促进林业绿化面积提高,促进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土壤保育、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碳汇效应显著。同时,农发行认真贯彻《关于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同步发行首次柜台债券,积极参与债券市场改革创新,满足居民个人合理投资需求,充分引导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来源 债券杂志)

40多万人线上参加2021绿金委年会 发布14项成果

9月25日,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联合举办的“2021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副中心举行。这是绿金委举办的第七届年会。来自70多家中外机构约200位专家和嘉宾到现场参会,42万人在线上参加会议。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北京市副市长、城市副中心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隋振江,新开发银行行长Marcos Troyjo,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在开幕式发表致辞。年会由绿金委主任马骏主持。

陈雨露对绿金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祝贺。他指出,绿金委及其成员在过去一年积极参与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等重要政策文件的起草。绿金委的成员机构推出了碳中和债券、碳质押贷款、ESG评价方法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和工具。马骏主任代表中国主持和参与了包括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中欧可持续金融分类标准》和央行绿色金融网络的相关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绿色金融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他指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金融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希望绿金委及其成员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政策倡导、学术研究、产品创新和国际合作等领域,持续发力,为支持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更大、更加卓越的贡献。

马骏主任在年会上作了题为《绿金委2020/21年度工作报告与2021/22年度工作展望》的报告。马骏介绍了过去一年多来绿金委在组织政策研究、推动产品创新、主持国际合作、推广ESG理念、开展能力建设等多个领域的工作成绩。马骏指出,未来一年,绿金委将在人民银行和中国金融学会的领导下,以落实碳中和为目标,在推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提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强化绿色金融激励机制、试点转型金融工具,开发更多与碳挂钩的金融产品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年会上午,绿金委及其成员单位发布了14项成果。年会在下午举办了八个平行分论坛,与会专家分别以“绿色金融支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金融机构环境气候信息披露”、“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建设”、“北京国际ESG中心建设”、“碳市场与碳金融”、“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绿色保险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来源 绿色金融)

中国银行制定《中国银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行动计划》

近日,中国银行制定了《中国银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行动计划》,从组织架构、业务发展策略、产品创新、绿色运营、压力测试、国际合作、能力建设、科技赋能等十五个方面详细地绘制了路线图,对如何开展绿色金融工作给出了中行答案。

《中国银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行动计划》是落实《中国银行“十四五”绿色金融规划》的具体化措施,是中国银行积极践行国家低碳发展战略、助力推动我国实现“30•60目标”的体现。(来源 51 ESG)

《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通过 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日前,天津市人大出台《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此条例为全国首个碳达峰碳中和条例,对全市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的行为进行了更近一步的明确,并配套了相应的奖励及惩处机制,从制度上保障碳达峰中和的实现,为下一步立法打下基础。(来源 天津人大)

广东遏制“两高”项目方案出炉:争取更多重点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

9月26日,广东发改委印发《广东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实施方案》,文件明确两高”项目范围暂定为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煤电、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煤化工、焦化等8个行业的项目。按照有关产业政策规定,淘汰相关工艺技术装备,拆除相应主体设备,暂不具备拆除条件的,应立即断水、断电,拆除动力装置,封存主体设备(生产线)。文件还指出要完善广东省碳排放交易市场,争取更多重点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来源 通向碳中和)

国际及港澳台资讯

香港特首:未来20年内将投放2400亿港元应对气候变化 迈向2050年前碳中和

路透香港10月6日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周三称,政府未来20年内将投放约2,400亿港元,推行各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力争在2050年前达致碳中和。

林郑月娥在去年的施政报告已提出力争在2050年前达致碳中和,今年的施政报告进一步给出具体行动,包括在即将公布的《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定下更进取的减碳排放策略和措施,并加强减碳中期目标,力争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从2005年的水平减半。

香港约三分之二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于发电,其次是运输界别和废弃物,分别占18%和7%。政府的减碳工作将针对这三方面,并以“净零发电”、运输界别零碳排放和废物处理达致碳中和为最终目标。

“要做到2050年前‘净零发电’,首要改变本地电厂的燃料组合。”她并说,“我们的中期目标是2035年或之前停用煤作日常发电。”

另一策略是减少能源需求。现时香港九成的电力用于建筑物,政府的目标是在2050年或之前,商业楼宇用电量较2015年减少三至四成,以及住宅楼宇用电量减少两至三成。现时希望在2035年或之前能达到以上目标的一半。

政府还会积极推动各种电动及其他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和商用车的发展,包括与专营巴士公司合作试行以氢燃料电池驱动的巴士,以期在2025年确立更具体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未来路向和时间表。

林郑月娥表示,气候变化是挑战也是机遇,未来15-20年政府将投放约2,400亿港元推行各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私营界别亦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以实现低碳转型。

“绿色经济转型是大势所趋。”她并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庞大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国际级监管架构,有条件和优势发展成区内的绿色金融枢纽,成为绿色企业和项目首选的融资平台,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扮演重要角色。”

施政报告在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章节中提出,支持港交所与广州期货交易所就碳排放交易相关金融产品开展合作,并评估将香港发展成为区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行性。(来源 易碳家)

印度尼西亚:2022年1月1日起将征收碳税

据报道,印度尼西亚政府与国会第十一委员会同意每公斤二氧化碳当量(CO2e)30盾(零碳君:换算为人民币,则是14元人民币/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税税率。此事载入协调税收法规的法律草案(RUU HPP)中。政府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征收该碳税。

上述政府设定的税率比此前财政部长丝莉.慕利亚妮(Sri Mulyani Indrawati)提议的每公斤二氧化碳当量75盾的碳税税率更低。

在协调税收法规的法律草案中的第13条款解释说,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碳排放征收碳税。碳税的征收是通过考虑碳税路线图和/或碳市场路线图来实施的。

所指的碳税路线图包含减少碳排放的战略,优先部门目标,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致性,和/或各种其他政策之间的的一致性。而碳税路线图政策是由政府和国会批准制定的一项政策。

碳税的主体是购买含碳商品和/或开展产生碳排放活动的个人或实体。

此前,基本服务改革研究所(IESR)执行主任法庇(Fabby Tumiwa)称,碳税的实施将抑制人们的购买力,因为一些征税商品的售价将变得更加昂贵。

他说,“新冠肺炎(Covid-19)之后的经济复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因此,如果经济刚要恢复,然后遭到税收的打击,则复苏可能会受到阻碍。此外,该政策也有可能阻碍国内企业的业务扩张,因为所付出的成本将高得多。(来源 通向碳中和)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