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庆假期文旅融合特征明显 但未来消费仍有待提振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0日电(记者陈爱平)中国旅游研究院9日发布报告分析,从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表现可以窥见,家国情怀拉升红色旅游热情,游客在行程中广泛参与文化活动,领略传统文化之美,增强当代文化自信。都市休闲游、省内近程游、郊区乡村游、自驾游、亲子和研学游成为假日旅游市场新亮点。

中国旅游研究院《2021年国庆旅游市场数据报告》称,在庆祝建党百年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的背景下,红色旅游景点人气高涨,居民爱国热情上升到前所未有高度,居民参与红色旅游主动性不断增强。电影《长津湖》激发文化市场热度,带动红色旅游小高峰。红色旅游成为家庭亲子游的重要主题,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红色胜地。旅游景区、度假区、历史文化街区等植入了很多红色文化元素,用红歌、快闪、花塑、大屏等方式为祖国庆生,也拉动了餐饮、购物、休闲等消费业态。游客对红色旅游体验的感知方面,调查显示,50.2%的游客认为红色文化讲解和传播有创新,55.5%的游客认为场景设置有创新,48.5%的游客认为文化活动有创新。45岁以下游客群体认为红色旅游在文化讲解、场景设置和文化活动方面比较有创新,旅游感知比较满意,45岁以上中老年群体对场景设置的满意度较高。科技在红色旅游中的运用更易得到年轻人的认可。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2021年第三季度学术成果线上发布活动”上,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调查所助理研究员杨素珍分析,从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中的传统文化,到伟大工程、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承载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当代文化,从戏剧场到菜市场,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间的特征更加明显。游客广泛参与文化活动,国潮风受到游客热捧,专项调查数据显示,84.9%%的游客参与2项及以上文化活动,比去年提升9.6个百分点。其中36岁至45岁、45岁至60岁的游客参加2项及以上文化活动的比例均超过87%。参观博物馆和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比例分别为52.8%、44.4%,其中城镇居民的比例分别为54.10%、45.70%,均比农村居民高11个百分点。

夜间旅游也点亮了夜间假日生活,不仅是灯光闪耀,还植入了更多的传统和现代文化元素,比如戏曲、戏剧、音乐等舞台艺术、影视作品、旅游演戏,创新提升游客体验感和参与感,成为假日旅游消费新亮点。

但从居民出游半径和消费情况来看,文旅市场仍有待复苏和振兴。

从出游半径看,“本地人游本地”特征明显,国庆假日期间,游客出游距离和游憩半径双收缩。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41.3公里,比去年缩减71.7公里,减少33.66%。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13.1公里,比去年缩减1.1公里,减少7.75%。中远程旅游需求短期也受到抑制。从民航数据看,国庆期间民航旅客运输量较2020年同期减少19.6%,平均客座率比去年同期下降近5个百分点,日均执飞航班同比少2千多架次。

都市休闲游、乡村游成为出游热点。特别是以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成为很多人的热门选择。调查显示,五成左右游客选择城市周边乡村和郊区公园游玩,体验秋收、赏秋色,泡温泉,采摘受到游客欢迎。从出游范围看,农村游客选择本省市内及城郊旅游的比例高达35.4%,比城镇居民高8.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选择跨省游的比重为23.9%,比农村居民跨省游高5.2个百分点。

从旅游消费来看,人均消费下滑明显,专项调查显示,低消费人群比重增大,55.1%的游客人均消费低于500元,比去年提高9.6个百分点。


编辑:王晓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