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长三角城市文化消费互动循环发展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0日电(记者陈爱平)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上海相关高校研究人员共同组成的课题组日前联合编制完成并发布《2021长三角城市文化竞争力报告》。报告分析,一方面,长三角城市文化消费互动循环发展、活跃繁荣,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内部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充分化和均衡化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报告通过建立文化支持力、文化吸引力、文化接待力、文化利用力和文化消费力5个维度的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对长三角41个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估,以准确把握与客观反映长三角地区城市文化发展的实际进程与发展水平。

GshfshC007022_20211010_CBMSN0A001.png

《2021中国长三角城市文化竞争力报告》课题组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楼嘉军认为,长三角41个城市文化竞争力水平大致反映了长三角城市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来看,长三角城市文化竞争力水平在空间上依然表现为东强西弱的基本格局,体现出经济是文化竞争力发展重要基础这一基本特征。具体来看,第一,在当前长三角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各城市的文化消费水平都相对较强,反映出长三角城市文化消费互动循环发展的繁荣场景;第二,长三角城市文化竞争力发展也存在一些瓶颈,如城市文化竞争力五个维度之间内部结构的不平衡、城市文化消费市场供需结构的不平衡、省域内部区域之间城市文化竞争力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城市之间文化竞争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等依然显著,表明长三角区域内部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充分化和均衡化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从综合发展水平看,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宁波、合肥位列前6位,表明这6座城市文化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在长三角地区名列前茅。从总体上看,无论排名靠前或是靠后,长三角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分布态势,与各城市在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大致相符,体现了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的基本特征。

从反映城市居民进行休闲文化消费的宏观环境条件的文化支持力来看,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和苏州排名前5位,表明上述城市在经济、教育、住房、交通等方面优势明显,为文化竞争力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包括城市经济、教育、交通、住房等指标,是城市文化竞争力发展的先决条件。

从反映城市为满足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需求而提供的休闲文化和旅游设施的文化吸引力来看,上海、杭州、南京、宁波和苏州排在前5位,表明这5个城市在娱乐、文化、旅游等设施配置方面规模较大、类型多元,使得文化相关产业发展的整体性优势比较明显。具体来说,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市场经营机构、影剧院、体育馆、咖啡馆、酒吧、城市公园、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主题公园等指标,是城市文化竞争力发展的内在驱动。

从反映城市接待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设施规模水平的文化接待力来看,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和南京排名前5位,说明这5座城市对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因而文化相关设施和场所的接待能力比较充分,这也间接反映了城市加强文化产业的内涵式发展十分重要。

从反映当前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的文化利用力来看,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和南京排名前5位,说明上述城市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利用效率较高,导致文化产业的产出能力较强。文化产业的产出能力非常重要,关系到文化资源的持续转化能力、文化产品的市场传播能力以及文化产业链条的关联效应。

从反映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消费结构的文化消费力来看,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和宁波排名前5位,说明上述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的消费能力较强,反映出这些城市休闲娱乐和文旅市场的繁荣稳定,当然也是与这些城市自身的文化、旅游、娱乐等相关产品的供给充分、活动多彩、项目丰富有较大关系。

专家建议,长三角文化竞争力的发展,一是在发展目标上,以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指南,推动长三角地区成为国内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典范区;二是在发展要求上,注重质量和效益,推动城市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三是在发展路径上,通过文化价值引领,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四是在发展方式上,依托强劲的文化消费需求,合力形成长三角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编辑:王晓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