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港航建设 开拓智慧港口新蓝海

新华财经宁波10月21日电(余力) 近年来全球数字经济兴起,随着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港航产业的深度融合,数字化改革在港航服务、贸易物流、大宗商品交易以及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应用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在20日举行的第六届海丝港口国际合作论坛及系列专题会议上,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何建中认为,我国港口已经进入了由大到强的发展阶段,数字赋能将加强这一趋势。当前,要充分利用数字赋能,加快转型发展,着力推进基础设施、物流供应链、口岸盈利模式等智能化发展,提升服务品质和价值,把“人便于行”的理念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变成服务新产品,形成发展新业态,提升行业新价值。

微信图片_20211021092820.jpg

(新应用·港航数字化发展专题论坛)

作为国内港口企业数字化的先行者,宁波舟山港自一体化以来一直努力践行数字港口建设理念,把数字强港作为企业提质增效的新变量、转型升级的加速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榕表示,数字化转型首先从业务需求开始。以数字化、信息化为基础的生产运营平台、经营管理平台和客户服务平台等为标志,上港集团、中远海运集团等港航业机构纷纷建设起以服务于业务需求为架构的基础信息化设施。其中,宁波舟山港也构建了港口统一对外的公共数据基础平台。

据了解,宁波舟山港建设有全省沿海港口统一的生产业务指挥中心数字化协同平台,对“船、港、货”全要素数字化管理,实现宁波、舟山、嘉兴、温州、台州五大港域生产运营的一体化。此外,通过一体化的浙江海港危险货物安全数字管控平台,宁波舟山港实现对进出港区的危险货物运输、装卸、储存全过程、全链条的数字化、可视化管理,提升港航服务水平。

在数字化持续赋能下,2020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72亿吨,连续11年蝉联全球第一。其中,铁矿石、煤炭、原油、粮食等大宗散杂货吞吐量占70%以上,具备大宗商品贸易服务的要素集聚基础。

微信图片_20211021092913.jpg

(宁波舟山港港区)

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送平表示,目前,大宗商品的交易、金融、保险以及其他高端航运服务大多集聚在新加坡,数字化改革带来的整体港口信息化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能够吸引更多的贸易客户转向国内,从而推动港口供应链从传统的物流装卸类向贸易交易延伸,逐步形成贸易服务综合的商品交易中心。

科技驱动的港航供应链运营模式不仅为大宗商品的贸易物流赋能,也是全球港航业发展的新方向。巴塞罗那港务局副总经理、原国际港湾协会主席圣地亚哥·米拉表示,海港是保证供应链流动与全球经济正常运作的关键基础设施,中短期港口改善货物流动的一个方式就是建立海运数字化,将港口设为数字枢纽,作为更广泛的运输和物流供应链的组成部分。

2021年1-9月,宁波舟山港进口空箱55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6%,为保障全球物流链稳定和供应链畅通发挥了“硬核”力量。未来,宁波舟山港计划分阶段推进平台的迭代更新,通过流程再造、业务重塑、制度重塑和制度重塑,到2025年底,实现检验检测、供应链金融、船舶供应、信息咨询等全方位的供应链服务,开辟港口数字化的新蓝图。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