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论坛】瞭望智库研究院副院长聂欧: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各自领域的数据平台管理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2日电(史可)“我国大数据市场应用层面远远超过了全球很多国家。”瞭望智库研究院副院长聂欧在21日举行的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分论坛上如此表示。

聂欧称,国庆节前,人民银行正式发布部门规章《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虽然是部门规章,但影响程度非常大。征信业用的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金融科技最底层、最基础的数据。“法规的出台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聂欧表示,各部门应该会有自己的细则,形成一定规则体系。

聂欧称,后续需要一个部门来主牵头还是大家齐心协力“各扫门前雪”是调研当中遇到的焦点问题。比如说,社会信用体系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征信市场建设是由人民银行牵头,但是这里面还涉及到很多部门。“事实上所有部门以及下面的三产机构都在数据市场要素建设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聂欧表示,我们要做国家大数据金融中心,其实也是解决这个问题,但它是长远之策。着眼当下,以征信市场为例,金融机构是数据生产、消费、流转的大户,金融机构对于数据的需求和维度之大可能超乎想象。对此像央行发布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从三个维度对征信信息做出定义。

聂欧建议,相关部门也借鉴央行的做法,加强对各自领域的数据平台管理,不能说市场在飞跑,但是监管还悬在空中。

同时,聂欧还建议,应该防止监管套利。另外,应该厘清央、地的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问题,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大数据局,除去像深圳的大数据局对于当地监管规则的制定有一定的作用以外,其他地区可能还存在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也没有实现地方政务大数据库、数据孤岛的打通,亦没有为民众服务以及地方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这些都有待探索,做出战术性补位。


以下为发言全文:

各位嘉宾、领导: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新华社的聂欧,非常荣幸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今天来的都是政界、学界和业界的权威人士,我是来学习的,不当之处大家多多指正。

国庆节前,人民银行正式发布部门规章《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这其实是征信业对于《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上位法的落实。我们注意到一点,虽然是部门规章,但影响程度非常大的。

征信业大家的理解就是在大数据的处理基础上进行企业和个人的评分和评级,然后将结果提供给金融机构,所以用的就是“大数据+”这样的一种技术,现在我们这个金融科技,最底层最基础的数据就是“大数据+”,脱离这一切来谈金融科技是不现实的。

所以今天结合我们瞭望智库此前的调研,对于我们以大数据领域相对发展比较快的征信业来做一个案例谈谈整个数据市场建设的情况。

我们国家大数据市场应用层面远远超过了全球很多国家,尤其是在无法可依的状况下裸奔的十几年时间,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背后更多的还是一些资产行为,而且它都以劳动力、土地等等一系列的生产要素紧密相连,形成了非常庞大的利益相关方。

举一个例子,最近我们听说一家省级农信社的IT系统升级,因为反垄断平台的一些要求,要把IT系统替换掉,因为IT系统此前是由一家互联网大厂来提供这个技术支持的。我们听说华为、建行、工行等等大机构都已经去竞标了,最终却选了一家非常小的不知名的公司,因为这家公司背后还是原来的那家互联网大厂。

所以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是这些发展已经超过20多年的互联网大厂他们各自都拥有20万亿的产业生态,他的数据价值仅仅值20万亿吗?远远不是。它们在一个个消灭竞争对手,并有意无意培育出来了很多嫡系、旁系企业,形成一个难以穿透的超级市场。所以我今天要说,当我们有法可依后,我们要进入到一个有手可抓的状态,要对市场管理进行战术性的补位。

我提第一个建议,细节见真章。

法的出台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各个部门应该会有自己的细则,形成1+N或者是1+大N再加小N(1+N+n)的规则体系,数据安全法已经对此做了数据等保相关的规定,各个部门会有出台,我们就在想,早期调研发现,《网络安全法》最终出台的时候也是众望所归,后续这几年里在落地上面还是有一些难以破题的地方,更不想一部大法继续悬在空中。

我们在调研当中发现有一些地方、部门确实也在出台一些细则性的规则,比如像银保监会2018年就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今年7月深圳也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法规,但是我们梳理发现,全国目前有40部法律、30部法规以及200多部的行政规章涉及到数据安全,并且有身份证法、护照法这样的间接立法,但是我们并没有一个以轴心法为体系的规则体系。细节当中要么就是没有,要么就是相对来说比较难统一和衔接。这是我的第一个建议。

第二个建议各扫门前雪。大家也知道整个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涉及到部门领域太多,我们需要一个部门来主牵头还是大家齐心协力各扫门前雪这是我们在调研当中遇到的焦点问题。

比如说社会信用体系这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征信市场建设这是由人民银行牵头,但是这里面还涉及到很多部门,像公安部,我们所有公民的信息,包括人脸、声纹、指纹等一系列生物信息数据库都是在公安部,网信办更不用说了,互联网信息,工信部,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数据现在已经是大数据市场的基础设施。

还有像工商部门、发改委、科技部,国家大数据中心建立的超算中心;还有像能源部门或者是国资委、水电燃煤,国家电网旗下就有一家国网征信公司,卫健委,大家知道疫情防控已经常态化,所以相关数据也会常态化,还有民航总局,民航总局下面有中航信,有我们所有的飞行信息,有教育部,教育部下面有学信网,他也有我们所有的教育信息,他现在也在免费给一些大型金融机构提供一些服务,国税总局、社保基金、人社部,人社部也控股了金保信社保卡科技公司,也包括交通部拥有ETC信息,金融机构像银保监会旗下有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也就是中银保信,还有我们的民政部门,电商消费也就是刚才几位嘉宾都谈到的BATJ这部分的数据怎么管,都没有定论的。

前段时间,一位民政部领导跟我沟通的时候说,他说我们这儿有大量的丧葬和殡葬数据,这个是不是可以挖掘一下数据价值?我想说的就是所有这些部门以及下面的三产机构都在数据市场要素建设里边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现在的市场需求已经多样化,我们不仅仅是把数据卖给金融机构,我们还卖给很多的像世纪佳缘、珍爱网、陌陌等社交平台,拼多多、唯品会等电商平台,还有留学、招聘、旅游、会展、媒体等等,谁来管,又怎么管。

我们当初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初衷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打通数据孤岛,现在破题看起来是相对比较难的,我们要做国家大数据金融中心,其实也是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它是长远之策,眼下怎么办?还是以征信市场为例,金融机构是数据生产、消费、流转的大户,金融机构对于数据的需求和维度之大,可能超出大家的想象,很多银行人士在跟我们沟通的时候说,他们现在做智能风控来解决,根本不用人工,再不需要销售经理一个个下去跑了,95%-98%都是依靠大数据,所以才会形成整个数据要素市场有几千家大数据公司在暗战、乱战,也就形成我们所有公民信息在黑市上杀价最终杀到只有五块钱。

对此像央行发布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从依法采集、为金融等活动提供服务、用于识别判断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等三个维度,对征信信息做了一个定义。我们发现有一个问题,《办法》定义的征信管理范畴不涉及非商业合作的信息服务。比如,国家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职责直接向金融机构提供个人或企业信息的不适用本办法。

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也就是说前述一系列部委之间的三产部门,它是否具有法律法规授权,是否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数据流转是否适用该办法,这都是需要探讨的。如果他们一旦不适用该办法,他就游离在监管之外,游离在监管之外,变通办法就很多了,比如我前面一开始就举例的某家省家信用联社他们在招投标的时候借了一个壳,还有一种办法数据产品可能会穿个马甲,比如说打包到咨询产品的合同里面或者是技术服务的合同里面,大家也看不出来,市场上的变通之法是屡见不鲜的。

因此建议相关部门也借鉴央行的做法,加强对各自领域的数据平台的管理,不管你是发牌也好,备案或者是部门间互认机制这是我们接下来在市场管理上必须要做的工作,不能说市场在飞跑,但是我们的监管还悬在空中。

第三个建议防止监管套利。还是以征信市场为例,央行是发了百行征信和朴道征信两家个人征信牌照,包括央行征信中心,未来就是一个寡头鼎立的局面,以前大数据公司都是与金融机构直连的,现在规定说要断直连,就形成了数据平台到征信公司再到金融机构新的市场格局,而且我们的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说征信机构要对上千家的数据公司进行筛选,风险管控以及他们所有的管理工作,那就出现了两个问题:

一个就是这些征信公司它不断拿到数据,它可能不断买一个A平台的数据,慢慢自己数据积累之后就会成为另外一个A平台。如果涉及到部委之间的利益、央地之间的利益可能就会很棘手了。

第二个问题,这些征信机构它行使的监管权,代表监管机构去管理上千家企业,但是他自身本身也是一个市场化定位,这个又怎么解,因此以后“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究竟应该伸多长可能会是一个讨论的焦点。

第四个建议,我们争取制度边走边做,争取能走的快一点。沟通发现,很多学者都认为数据确权最重要,确权了以后再来谈别的,但市场并不会等,一日千里,如果我们一直在死等确权,有可能将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有可能受到影响,整个大数据行业是未来数字经济新的基建,所以说我们不能一下子猛拉缰绳或者是不拉缰绳,最终一刀切就会造成历史的倒退。所以我们建议能不能对特定领域、特定行业的脱敏数据进行监管沙箱,将错误包在最小的范围以内。

最后一个建议,央地的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问题,我们发现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大数据局,除去像深圳的大数据局对于当地监管规则的制定有一定的作用以外,其他地区可能还存在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他们有一些是新设部门,有一些是老部门转制而来,工作上的章法并不是非常清晰,所以也没有实现地方政务大数据库的打通,数据孤岛的打通,也没有为民众服务以及地方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讨论和下一步在战术性补位上需要做到的。

最后的总结,我提的这五点建议,大家今天都是政、产、学、研权威人士,我是基于我们前期的市场调研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浅见,谢谢大家,请大家指正,谢谢。



编辑:丁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丁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