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论坛】业内专家共谋高素质金融人才发展大计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2日电 10月22日,以“高质量经济发展与金融人才使命担当”为议题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分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新发展格局和数字化转型新趋势,共谋高素质金融人才发展大计。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杨志明表示,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支撑。“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高技能、高层次人才引领发展的“技能时代”,将从“人口红利”向“技能红利”跃升,从“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跃升,从“更加充分就业”向“更高质量就业”发展。

他认为,高技能、高层次人才将推动现代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当前现代金融服务业向数据赋能及线上线下“人智融合”“产智融合”发展,金融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会出现新的突破。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部长级干部于学军指出,数字化转型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就金融业来看,金融机构各类业务逐步由线下转到线上,从物理网点转到虚拟世界,传统的监管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和应对科技金融的创新变化,迫切需要在金融监管人才结构方面,实现监管和科技人才的融合,并形成合力。

中国证券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安青松在给论坛发来的书面发言材料中指出,当前,证券行业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呈现人才引进机制逐步市场化、人才培养机制逐步体系化、人才管理机制逐步精细化三方面特征。下一步,还将从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证券人才职业声誉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文化建设凝聚证券人才队伍正能量等方面,打造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证券人才队伍。

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对数字金融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中国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学术成员高峰认为,数字金融的本质,实际上就是通过数字化的技术给金融服务的使用者带来全新体验,让使用者觉得更加便捷、高效。数字金融人才是发展金融科技的关键,目前数字金融人才主要面临四方面问题,包括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人才结构失衡,人才运用金融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缺少金融科技人才的政策保障机制等,需要加强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杨纲表示,近年来,北京市金融从业人员数量持续增长,目前达到80余万,居全国第一。“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加大金融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全链条服务保障体系,强化人才创新创业金融支持,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为实现首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金融科技服务水平,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据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程昌宏介绍,西城区近年来紧紧围绕首都功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优化人才政策和高质量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推动西城区高质量发展人才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强政策集成创新,全力做好人才服务保障,一大批金融人才集聚金融街,世界优秀杰出金融人才集聚区建设成效初步显现。截至目前,西城区通过实施加快推动西城区高质量发展人才行动计划,持续服务驻区25万名金融人才。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