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江新区赣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10月25日,江西赣江新区赣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标志着赣江新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赣江新区.jpg

赣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肖玉文在揭牌仪式上表示:“要聚焦主业,把做大、做优、做强集团实力作为新的目标任务。要围绕‘千亿资产、AAA评级’的要求,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资金资源资产整合形成更强大的资本力量,向更高信用评级迈进,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力、市场话语权,资本回报率高、综合实力强的一流企业,努力在全省和国家级新区国资国企版图上占有应有地位。”

8月24日,《赣江新区国资国企重组整合方案》印发,拉开新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序幕,9月1日,制定《赣江新区国资国企重组整合第一阶段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重组整合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8月至9月,短短1个多月时间内,召开2次领导小组会议、14次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含专题会议);9月30日,全面完成第一阶段重组整合涉及的股权和资产划转;10月15日,赣江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更名为赣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一项项工作的高效推进,是赣江新区落实中央省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动力的坚实脚步。

过去,赣江新区存在直管区经济体量偏小、统筹区产业基础不强的短板,开投集团、赣江集团、科创城建投等国企作为赣江新区的平台公司,在管理上独立运行,各自发展导致资源分散或重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业竞争关系,个体投融资能力偏弱。

如何改变现状,切实提升新区国有资本的竞争力?“只有通过重组整合,盘活国资存量,优化国资增量,才能实现集团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切实做大新区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撬动社会资本,支撑产业发展。”赣江新区财政金融局局长秦鼎坤介绍。

立足区域特点,赣江新区提出,对新区现有国资、国企进行有效整合,力争在三年内形成“千亿资产、AAA评级”国有控股集团,实现规模优势,更好地发挥投融资作用,支撑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具体操作层面,采取分步实施的方案:第一阶段重组整合直管区平台公司,第二阶段重组整合统筹区平台公司。

以问题为导向,赣江新区国企重组整合工作从财务、法务、税务等各方面着手,对直管区内国有资产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充分尽调。按照“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原则,新区聘请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意见建议,反复研究分析,不断调整重组整合路径。

“我们坚持改革要见实效,既要在形式上重组,更要在实质上整合,要在资产、资源、人员、市场、管理、企业文化等各领域都完成深度整合。”赣江新区财政金融局副局长张荣鑫说。

赣江新区探索提出“大瓶套小瓶”平台整合模式,选取赣江集团作为股权接收主体,组建成为全新的赣江控股集团,接收其他新区内现有平台公司股权。

10月15日,赣江控股集团正式成立。自此,赣江新区形成“2+2+1”公司结构,即:下设2家专业化公司(赣江新区产业投资公司和赣江新区城建实业公司)、2家片区开发公司(赣江新区儒乐湖建投公司和赣江新区科创城建投公司)和盈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赣江控股集团直接统领融资职能,产业投资公司负责产业投资业务,城建实业公司负责新区本级和跨区域的重大项目,科创城建投和儒乐湖建投分别负责科创城片区和儒乐湖片区项目建设。

“从原来的同质经营、同业竞争、各自为战、小打小闹到现在协同作战、优势互补,产生了‘握指成拳’的集成效应。”张荣鑫介绍,目前,赣江控股集团及子公司职能和业务关系清晰,各自在聚焦主业、错位发展的同时,实现协同发展,体现了专业化板块分工和高效集约管理。

“接下来,要更加注重国企重组后的实质性整合工作,应通过深化企业产权、公司治理、经营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推动重组后的企业实现真正融合,推进企业治理更加规范、经营机制更加灵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实现国企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的转变。”秦鼎坤说。(聂妍婧)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胡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