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畅通“金融活水” 加快出清“僵尸企业”

新华财经杭州10月28日电(蔡蓉蓉)“浙江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融资,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长期资金。”27日,从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召开的“强融资、畅退出,促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1-9月,浙江省共发行企业债 70 支,募集资金669.7亿元,提前完成全年550亿元目标,创本省企业债发行历史新高,发行数量和规模均为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

企业债优化市场主体融资结构

企业债是公司信用类债券中债券期限较长、违约率最低的债券品种,是由国家发改委进行注册管理的一个债券品种,主要服务于重大项目建设。长期以来,浙江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融资,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长期资金,尤其今年以来,浙江省企业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为进一步促进融资畅通,浙江积极推荐省内企业申请发行优质企业债。今年7月,杭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10亿元优质企业债,发行利率3.88%,创今年以来全国纯10年期债券利率新低,显示了投资者对浙江区域的投资信心。

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改革任务,今年浙江省共发行各类专项债券18支,募集资金146.9亿元,包括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债券、双创孵化专项债券、绿色债券、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等债券品种。

其中,4月份温州龙港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发行的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债券、9月份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的市场化债转股专项债券,均为全国第一单,前者专项用于支持龙港撤镇建市、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后者专项用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项目。

在控制兑付风险方面,2019年以来,浙江开发建设了企业债券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建立起了严把项目筛查准入关、强化风险排查预警、引入多源债券信息共享、动态监测债券异常波动、提前发布债券兑付等工作机制,至今全省未发生企业债违约事件。

“信易贷”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但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轻资产、低信用的情况,长期以来面临融资难题。今年6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浙江银保监局、浙江省大数据局等,依托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开发建设了浙江“信易贷”平台。

“信易贷”主要依托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汇聚与融资授信密切相关的各类信息,通过与金融机构实现信息共享共用,向信用状况良好且符合授信支持条件的守信主体提供便利优惠融资信贷服务,实现“用信用信息换贷款、用信用承诺换贷款、用政府信用分担换贷款、用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换贷款”。

目前,“信易贷”浙江站已对接54个有关部门数据,连通全省201家金融机构、9500个银行网点和38000名银行客户经理,可覆盖银行70%的数据需求,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难题。

在业务办理环节,贷款供需双方直接通过手机或PC端实现业务办理,真正实现贷款业务“数据跑路、一健办理”的目标。据统计,平台数据累计调用量已突破8800万次,日均放款300余笔,日均放款金额5至10亿元。上线以来已累计服务企业和个体经营者340万人次,累计交易量突破2万亿元,居全国首位。

与此同时,平台汇集产业优惠政策和金融优惠政策,通过部门间业务协同,实现系统间高效互通,构建直连银行内部业务系统的架构。例如打通了发改委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搭建“金融服务模块”,为项目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服务;对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推动银担合作线上业务增量扩面,实现金融服务快速直达。

加快推进“僵尸企业”出清

市场经济是一个不断有机更新的过程。但由于历史原因,相对于企业注册成立,市场主体退出(破产、清算、注销等)制度建设明显滞后,出现了清算注销难、破产难等问题,一批丧失活力的企业成了“僵尸企业”、企业经营者成了“老赖”。

在此背景下,浙江按照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和风险可控原则,稳步推进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建立了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成立“破产审判便利化”府院联动省级联席会议,并优化市场主体退出改革政策体系,印发了《浙江省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工作要点》,重点就健全清算注销制度、优化破产办理流程、完善特殊退出制度等方面作进一步规范明确。

处置出清“僵尸企业”,可有效释放被其占用的要素资源给更多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优质企业,浙江省发展改革委通过月度通报、适时约谈、实地调研等举措推动“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目前,浙江成为国内第2个实现存量“僵尸企业”处置清零的省份。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浙江省共立案破产案件近1.3万件,涉及企业1.8万多家。其中2014至2020年底,全省通过破产程序共核销金融债权4661.15亿元、安置员工10.1万人。

“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晴雨表’,金融稳则经济稳。”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军表示,下一步,将聚焦激发和释放更为强劲的经济内生动力,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保持企业债发行规模稳定增长,深化金融机构政企合作,用好用足省产业基金,支持创业投资行业健康发展,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金融支持,进一步发挥金融对浙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完)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