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宫喜祥:新华社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金融领域
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宫喜祥21日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离不开更加有效的金融资源配置。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加强绿色评级和数据等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全球金融业关注的重要议题。
-
海内外专家共话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发展与全球合作
以“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发展与全球合作”为议题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分论坛10月21日下午在京举行。来自监管机构、海内外金融机构、业内领军企业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在现场或以视频连线方式分享了国内、国际绿色金融实践经验,探讨如何有效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加强相关领域国际合作。
-
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亚太金融中心成长韧性显著增长
《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1)》21日在京发布,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前十大金融中心依次为纽约、伦敦、上海、香港、新加坡、东京、北京、巴黎、深圳和法兰克福。报告指出,亚太金融中心成长韧性显著增长。

- 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四方面助力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宣昌能:正在协同推进跨境资本流动“放得开”和“管得住”
- 如何通过金融手段减贫?“一带一路”国家宜加强合作
-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廖林:努力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北京市西城区区长孙硕:共同打造新时代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
- 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张望军:“四个提升”加快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直接融资体系
- 中国机械联执行副会长陈斌:加大金融业对机械工业的支持力度
- 农行王兆阳:依托“产业+创新+科技” 破解金融减贫“三大矛盾”
- 养老金积累是场“持久战”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亟需顶层设计
- 专家支招完善直接融资机制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专家这样支招
-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构建中小企业的创新生态
- 徐明详解北交所未来图景: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 大咖齐聚热议绿色保险如何加快绿色转型步伐
- 大咖齐聚热议绿色金融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 肖远企:防止一哄而散 发展绿色金融必须以可持续为前提
- 建行董事会秘书胡昌苗:市场关注重心由短期财务表现逐渐转向长期价值创造
- 北京市司法局局长李富莹: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 中期协会长洪磊:以法治建设促进我国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吴敏:希望农发行实践能为“一带一路”金融减贫提供借鉴
- 亚金协杨丽玉:以普惠金融理念促进“一带一路”金融减贫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发展普惠金融要做细做实提高精准性
- 大咖共议“一带一路”金融减贫“中国智慧”
- 证监会:全力保障北交所平稳开市 支持中小券商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 证监会李继尊:主板注册制改革条件正在逐步具备
- 着眼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精准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 北大国发院黄益平:坚持市场化风险定价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刘福寿:建议从五方面优化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 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嘉宾为金融创新助力制造强国建言献策
- 绿色低碳市场前景广阔 绿色与可持续成关键词
- 工信部梁志峰:中小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的地位愈发凸显
- 北京绿金院院长马骏:建议推动全球可持续金融标准一致化
- 恒生银行(中国)副行长祝瑾:在探索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扶持乡村振兴
- 北交所董事长徐明:把支持创新放在更突出位置 解决好资金供给等四个关键机制问题
- 葡萄牙商业银行集团副主席:葡中经济合作前景可期
- 北京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杨书剑:把握北交所设立机遇 升级科创金融服务模式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王一鸣: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绿色低碳市场前景广阔 绿色与可持续成关键词
- 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孙晓辉: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 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证券行业面临海外投行竞争等新挑战
- 新华基金于春玲:依托金融治理和法律服务体系护航金融业务高效开展

- 宫喜祥:新华社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金融领域
- 做好政策引导 绿色金融发展应加快要素完善
-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积极融入绿色发展潮流,稳妥有序推进低碳转型
- 中行行长刘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更多机遇
- 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绿色低碳转型将有力推动金融业迈上“第二增长曲线”
- 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发挥香港优势,共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 专访百度副总裁李硕:云计算等技术在绿色金融的运用前景广阔
- 建设银行监事长王永庆:应用新金融理念方法服务乡村振兴
- 东方证券宋雪枫:金融为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赋予无限想象力
- 海内外专家共话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发展与全球合作
- 引科技“活水”到绿色金融发展“新渠”
-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总裁袁长清:金融业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应有作为、能有所为、大有可为”
- 亚金协秘书长陈克文:亚金协将继续整合会员资源推动绿色金融合作交流
-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金融业双向开放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更丰富的工具
-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绿色金融面临“七重七轻”,应加快要素完善
- 穆迪首席财务官:2021年全球可持续债券总发行额将达1万亿美元
- 周诚君:要防止绿色金融被“洗绿漂绿”
- 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和产业实践相结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 业内人士看好中国绿色金融市场 呼吁多方合作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 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绿色资产安全性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 着力增加养老财富储备打通养老产业链上下游
- 银保监会刘福寿:优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全力支持“三农”发挥好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 中国农业大学司伟:金融应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宫喜祥:“金融街发布”有效传播了中国金融的权威声音
- 汇聚中国金融权威声音 “金融街发布”十项前沿成果
- 小指数“画”出金融街大变化
- 白皮书称区域性银行转型迫在眉睫
- 工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应在数据流动中实现动态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
- 工行副行长张文武:金融科技已成金融发展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
-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多元化解方式是解决金融纠纷必由之路
- 清华五道口学院教授鞠建东:可按照滚雪球的方式建立亚洲经贸共同体
- 社科院尹振涛:数字金融发展催生的个人负债率风险需警惕
- 瞭望智库研究院副院长聂欧: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各自领域的数据平台管理
- 北京卓亚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傅彤:可通过数据视角推进金融科技知识产权管理
- 金融科技创新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向善”伦理规范护航
- 北京金融法院:以裁判理性引领科技向善
- 业内热议:如何集聚金融创新动能服务实体经济
- 数字经济时代亟需加强对数据和信息的保护
- 中国人民大学刘元春:世界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分化在相对合理范围
- 度小满许冬亮: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建设应技术、组织并重
- 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亚太金融中心成长韧性显著增长
- 北京银行副行长王健:探索四方面创新应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的四个“不匹配”
- 中国人保集团总裁王廷科:保险企业应打造强大中后台科技体系赋能数字化营销
- 中消协秘书长朱剑桥:应把金融科技伦理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 北京金融法院院长蔡慧永:需有效防范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金融、伦理和法律风险
- 中国社科院胡滨:金融科技监管要向主动式、包容式的理念转变
- 字节跳动丁道勤:个人金融信息数据规范伴随金融科技技术进步
- 华控清交董事长张旭东:金融业对数据监管的需求迫在眉睫
- 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金融科技创新切忌脱实向虚
- 金融+科技深度融合需兼顾创新与安全
- 数字化转型下金融创新与防范风险如何平衡?专家这样说
- 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成为重要引擎 嘉宾热议金融数字化转型新动向
- 泰康保险靳毅:将通过大数据的方式精准勾画出每个被保险人的风险状况
- 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嘉宾共话新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 光大云缴费报告:国内便民缴费市场总规模已超过25万亿
- 光大云缴费发布 《构建便民服务新格局—2021年中国便民缴费产业报告》

- 业内建言:用好法治方式化解金融风险 推进金融机构刑事合规建设
- 司法部副部长刘炤:强化对金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 司法部副部长刘炤:将会同人民银行等部门起草《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
- 最高人民检察院郑新俭:金融犯罪的科技化特征日益凸显 需以法治方式保护合法创新
- 央行条法司副司长刘晓洪:金融管理部门正在持续弥补网络平台企业的监管制度短板
- 加强金融人才能力建设 应对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 完善全链条服务保障体系 引进、留住金融人才
- RCEP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探索区域开放渠道
- 专家热议:自贸区如何促进发展新格局 如何推动对外开放?
- 清华大学教授鞠建东:建议推进亚洲共同体建设 推动商品市场一体化
- 业内专家共谋高素质金融人才发展大计

为应对气候变化、提高人类福祉,“绿色”、“可持续”已然成为世界各国不约而同的经济发展理念。作为绿色经济体系的强有力支撑,绿色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方兴未艾,引导更多资金服务可持续发展项目、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力量和金融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以支持碳达峰碳中和为背景的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以及绿色评级和数据等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关注的重要议题。发展绿色金融离不开成熟的金融生态,不仅需要政府层面加强金融区域合作以制定合理的绿色金融激励措施,更需要依托绿色金融参与主体多元化的模式以撬动市场力量,激励社会参与,构建绿色金融长效机制。



圆桌论坛一:
主题:国际绿色金融实践经验分享 主持人:刘 锋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讨论嘉宾:
Sebastian Eckardt 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宏观经济、贸易与投资局副局长
黄安迁 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金融处高级金融专家
Aigul Kussaliyeva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绿色金融中心首席战略官
倪 清 普华永道中国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





议程可能有变,以会议现场公布议程为准

2020年,中国巨大减贫成就令全世界瞩目,为全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重大贡献。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方面之一,金融扶贫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和降低脆弱性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金融扶贫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本国国情的模式创新。加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金融扶贫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探索金融扶贫的新路径,是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牢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


编审:邹晨洁 责任编辑:王静 美工:董丹 技术支持:韩延妍
中国金融信息网简介┊联系我们┊留言本┊合作伙伴┊我要链接┊广告招商┊Copyright © 2010 - 2021 cnf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信息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153号 京ICP备1904822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6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616号